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施滉

施滉

1900—1933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字动生,化名同天、赵森、赵晋生、老罗、赵大等。白族。云南洱源县古槐村人。1913年随父施德培(原名赵怀清)至昆明,考入云南省军医学校。1916年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于该校。翌年,又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作插班生,与冀朝鼎、徐永煐、周培源等同级。在学校图书馆兼做学生助理,以资学业。1918年,与冀朝鼎等成立“暑假修业团”,出版《修业杂志》,响应和宣传新文化运动。1919年,因积极参加北京大学等发起的“五四”爱国运动,一度被北洋政府逮捕。次年,“暑假修业团”改为“唯真学会”,任会长。1923年,成立以政治救国为宗旨的秘密组织“超桃”,任负责人,主编《清华周刊》。同年,被选为学校学生会会长,并担任“改组董事会全权委员会”主席。1924年初毕业赴美留学前夕,与徐永煐等专程至广州拜见孙中山和李大钊。回北京后,主张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秋至美国,入斯坦福大学攻东方史。1926年,参加美共领导的“反帝大同盟”,研习马列主义。1927年3月,加入美国共产党,秘密成立美共中央中国局,任书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连续发表十大宣言,声讨蒋介石,并解散旧金山等地的国民党支部,遂遭国民党政府通缉。1928年,完成论文《孙中山》,获硕士学位。旋被美共中央派往古巴、加拿大,在华侨中组建共产党。翌年,被派往苏联学习,并在少年共产国际及所属工人学校作翻译。1930年从莫斯科返上海,在中共中央翻译科工作。1931年赴香港,任海员工会秘书,曾与蔡和森等一起被捕,经营救出狱后至上海从事工会工作。不久被派往北平(今北京),先后担任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长、书记职务。1933年冬,在北平艺专开会时,因叛徒出卖被捕,壮烈牺牲,年仅33岁。美国共产党为缅怀他,把每年的1月1日定为施滉纪念日。1949年,北平解放,清华大学在图书馆门厅内刻碑纪念:“他是清华最有光荣的儿子,他是清华最早的共产党员,他为解放事业贡献了生命,施滉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1986年为纪念其毕业60周年,又在清华第三教室立烈士浮雕头像。

猜你喜欢

  • 蒲察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分布于按出虎水(今松花江支流阿什河)及斡泯水(今额尔敏河)流域。下辖7个分部。景祖乌古迺时(1074年前在位),归附于完颜部。世祖劾里钵时(1074—1092年在位),该部结乌

  • 阿尔思兰汗

    又译阿昔兰、阿儿厮兰、阿思兰。①突厥语音译,意为“狮子王”。为高昌回鹘及喀喇汗王朝可汗早期的称号。 ②哈剌鲁(葛逻禄)部首领。名不详。统治海押立(巴尔喀什湖东南,科帕尔附近)等地。其父为西辽所逼,服毒

  • 塔城喀图山金矿

    清代新疆工矿名。咸丰三年(1853),商人刘光和创置。由于获利丰厚,一时矿工云集,数以万计。同治四年(1865),塔城回、哈人民起义,矿工逃散,厂基淹废。光绪二十三年(1897),俄商墨斯克温贪图厚利

  • 楛矢

    见“楛矢石砮”(2164页)。

  • 马谦益

    1874—1949近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经师。陕西省西安市人。回族。幼家贫,从西安清真大寺刘老安万龄等阿訇为师,学阿拉伯文和伊斯兰教典籍。光绪、宣统年间(1875—1911),受业于著名经师者万选、禹月

  • 壬午之变

    清对明之战。崇德七年(1642)十月,清朝为消耗明朝国力,夺取财物,以战养战,命多罗饶余贝勒阿巴泰为奉命大将军,内大臣图尔格为副将军,统率满洲、蒙古、汉军八旗24固山额真,约5万余人,合外藩察哈尔、喀

  • 丁景鸿

    清初书画家、诗人。字弋云,号鹫峰。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回族。清初著名诗人“西泠十子”之一丁澎堂兄。顺治五年(1648)举于乡,终身不仕。与堂弟丁澎、丁滢均少负才名,又居住仁和之盐桥,有“盐桥三丁”

  • 内蒙古

    地区名。在蒙古高原南部,地处长城之北,大漠以南。为自商周至明、清,从匈奴到蒙古的北方游牧民族长期活动的场所。清统一该地区后,称内蒙古或漠南蒙古,行盟旗制度,置哲里木、卓索图、昭乌达、锡林郭勒、乌兰察布

  • 柴壁

    古地名,今山西襄汾县西南汾河东岸柴庄。北魏天兴五年(402),北魏拓跋珪、长孙肥率军败后秦姚平于此,见“柴壁之战”(1863页)。

  • 牌子头

    蒙古国及元朝基层军官名。又称牌头。统十夫,故又称十夫长或什长。其制:“家有男子,十五以上,七十以下,无众寡尽签为兵,十人为一牌,设牌头。”(《元史·兵志一》)参见“千户制”(1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