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撒八

撒八

①契丹语音译,“迅速”之意。后被女真语借用。辽代契丹人和金代女真人均有以此命名者。如萧撒八、耶律撒八、完颜撒八等。 ②(?—1161)金代起义军领袖。契丹族。初仕金任招讨司译史。正隆六年(1161),海陵王征发西北路契丹丁壮从军侵宋,契丹人恐丁壮从军后遭邻族侵掠,请求免征,遭拒,遂与孛特补等聚众愤杀牌印燥合和招讨使完颜沃侧,夺取招讨司所贮兵甲3千副,举义,推都监老和尚为招讨使。山后、山前诸群牧之民杀金群牧使,五院司部民杀节度使,辟沙河千户十哥等杀金朝乌古迪烈招讨使乌林答蒲卢虎起兵响应。括里领导的起义军2千余人亦与之会合,势益盛。五月,拒战金右卫将军萧秃剌等,六月,抗击枢密使仆散忽土、西京留守萧怀忠军,迫萧秃刺退守临潢。后率部向西北转移,仆散忽土、萧怀忠、萧秃剌亦因逗留不追被金帝杀。义军西行中,发生分裂,原居山前的起义者,不愿西行投西辽反金,主张回军占领契丹人家乡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起义军六院节度使移剌窝斡、兵官陈家杀撒八,拘捕老和尚、孛特补,领兵东还。 ③见“萧孝忠”(1994页)。

猜你喜欢

  • 锁南嘉措

    1543—1588即三世达赖喇嘛。明代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高僧。《明史》作索南坚措。藏族。生于拉萨西郊堆垅地方玛氏贵族家。父南结扎巴为穷结宗本,母系帕主属下官员之女。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 4

  • 拓跋鲜卑远祖石室

    见“嘎仙洞”(2449页)。

  • 旗余地

    旗地红册内所载的余地。清代诸如存留、丈余、旗退、绝户等项旗地的总称。入关初以圈地分给旗人而尚有存留,八旗、内务府等机构陆续清丈出来的余地,丁缺之户退交公中之地,驻防旗人交出在京所受之地,户绝而又无人承

  • 广福寺

    内蒙古地区寺庙名。乾隆九年(1744)建。位于内蒙古萨拉齐之东。嘉庆三年(1798),因遭雷击起火被毁。十一年(1806),重建。经堂、佛殿墙壁,皆为磨砖对缝的精工建筑,大殿门楣悬有藏、蒙、汉三体文字

  • 苏玉阿尔制度

    阿古柏侵占南疆时期实行的军事封建采邑制度。19世纪60年代,阿古柏在寺取南疆后,为换取浩罕亡命徒和本地投降派的支持,将各地城乡分别封给其军官和阿奇木伯克。各级阿奇木伯克及军官统治的地区即为他们的采邑,

  • 美川王

    高句骊国第十五世王乙弗(《魏书》等称“乙弗利”)的谥号。亦称好王。乙弗于晋惠帝永康元年(300)继位,东晋成帝咸和六年(331)死后葬于美川之原,国人因葬地加此谥号。

  • 长沙国

    古地名。西汉高帝五年(前202),改长沙郡置,治所在临湘县(今湖南长沙市)。东汉复为郡。辖县十三,属荆州。民多为※槃瓠蛮后裔。其境内今有土家、苗、瑶等族散居之。

  • 蒙古杖鼓

    蒙古族传统打击乐器。亦称蒙古细腰鼓。源于汉、魏时期,宋代陈旸《乐书》载:“杖鼓、腰鼓、汉魏用之,大者以瓦,小者以木类,皆广首纤腹”。敦煌石窟北魏壁画和云岗石窟北魏雕刻中有较多演奏杖鼓的场面。后传至蒙古

  • 后燕

    十六国之一。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之鲜卑慕容氏所建。前燕建熙十年(369),前国君慕容皝子慕容垂因与太傅慕容评不睦,投奔前秦苻坚。次年,助秦灭燕。后乘前秦淝水之战兵败之机,于晋太元九年(384)举

  • 僧厄

    见“僧格”(24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