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搓扒

搓扒

傈僳语音译,亦称“搓巴”,意为“跟随的人”或“卑下的人”。解放前云南怒江傈僳族地区家长奴隶制下的奴隶。主要来源有三:一是蓄奴主收养的被称为“养子”或“养女”者。被主人视为家庭中的成员,称主人为阿爹、阿叔或“实扒”(又作司扒,即村寨头人);从事生产和家务劳动,虽在家庭和社会中地位较低,但在日常生活中与主人差别不大,主人对其无生杀予夺之权,有些取得主人信任,还为其婚配,甚至可以继承主人的部分财产而成为自由农。二是畜奴者掠夺和收买来者。其社会地位较“养子”和“养女”为低,且世代为奴,其中也有少数经主人帮助(如为其娶妻,并给予小块土地及房屋)而成为分居奴者。三是抵债者,即债务奴隶。没有完全的人身隶属关系,偿清债务后即可摆脱奴隶身份而成为自由农。辛亥革命后,为削弱蓄奴者的势力,云南地方政府殖边队和行政委员强制实行“开笼放雀”的释奴政策,大部分奴隶被释放,使家长奴隶制趋于解体。及至解放前夕,只有少数头人、山主及富裕户尚蓄奴。

猜你喜欢

  • 李学东

    1826—1876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云南农民反清起义将领。彝族。四川马边县人。曾参加太平军。咸丰四年(1854),赴云南哀牢山区进行反清起义宣传活动。六年(1856),在赵州(今弥渡县)瓦卢村天生营随李

  • 杨羌奴

    见“杨保宗”(976页)。

  • 巴哇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又作巴洼族。属西宁卫。居地在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境。洪武十三年(1380)归顺明朝。永乐十七年(1419),其首领与西宁卫属十一族首领同入贡。宣德元年十二月(1427.1),其族指挥佥

  • 他鲁

    见“㑽��让”(2369页)。

  • 万安宫

    蒙古国宫殿名。又作万安阁。位于蒙古国都城哈剌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西南隅。太宗七年(1235),建和林城,造万安宫,次年落成,蒙古语称“合儿石”,意为“行宫”、“宫殿”。四周有宫墙,周长约2里。宫殿

  • 嘻玛

    珞巴族崩尼、崩如等部落对阶级(阶层)的称谓之一。又作嘻玛卜。珞巴语音译,“嘻玛”意为“穷”、“贫”,“卜”意为“人”,即“贫穷阶级”、“贫困户”。※“特列多崩”占有的各项财产如奴隶、牲畜、妻子、土地、

  • 新唐书

    纪传体断代史书。北宋欧阳修(1007—1072)、宋祁(998—1061)等撰。225卷,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修字永叙,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天圣进

  • 逻娑

    唐吐蕃王朝古都。又称逻些。即今拉萨。位于今西藏中部,拉萨河中游。吐蕃雅隆部落强大后,其首领囊日松赞率部北伐,败原占据逻娑川(拉萨平原)之苏毗部,遂以逻娑为政治中心。至松赞干布时正式以此为都邑。先后建大

  • 黄石羌

    西羌的一支。参见“黄羝羌”(2021页)。

  • 世隆

    即“祐世隆”(17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