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拜天

拜天

辽、金、元时风俗。契丹、女真、蒙古等族素敬天,向有拜天之礼。契丹俗,凡国有大事,皇帝登极、举兵征伐、克城取地、凯旋班师至出猎,常以青牛白马等祭祀天地。皇帝亲临,以巫觋祈祝。金沿袭此俗。重五、中元、重九日行拜天之礼。重五于鞠场,中元于内殿,重九于都城外。皇帝则於常武殿筑台为拜天所。其制:刳木为盘,状如舟,赤为质,画云鹤文。为架高五六尺,置盘其上,荐食物其中,聚宗族拜之。礼毕,一般还要举行射柳、击球之戏。“元兴朔漠,代有拜天之礼,衣冠高质,祭器尚纯,帝后亲之,宗戚助祭。”无一事不归之于天,信之甚笃。

猜你喜欢

  • 割牲

    元朝太庙大祭时的一种礼俗。又称“割奠”。祭祀时,例由蒙古博儿赤(司厨)跪割牲肉,置于太仆卿奉侍朱漆供盘之上,酹以马乳,同时巫祝以蒙古语奉告神灵。礼毕,以割奠之余抛撒于南棂星门外。凡遇大祭,必行割奠之礼

  • 巴布扎布

    1875—1916清末民初蒙古宗社党首领。蒙古族。姓韩。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左翼旗人。约10岁左右,随父迁居苏鲁克旗(今辽宁省彰武县)。其家乘该旗放垦之机占有大量土地,成为当地暴发户。自幼不愿劳动,与

  • 斡兰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沃楞卫。永乐四年(1406)置。《满洲源流考》改作沃楞卫,并说清代有沃楞河,在宁古塔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南40余里处。

  • 韦州监军司

    参见“静塞军司”(2419页)。

  • 合失

    1215—?蒙古国宗王。又译河西䚟、合昔歹。孛儿只斤氏。※窝阔台汗第五子(一作第三子)。出生时适值祖父※成吉思汗征西夏取胜,西夏又称“河西”,故名合失(即河西),以志武功。师事马录事,读

  • 申藏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西宁卫,居今青海湟源以西。洪武十三年(1380),归附明朝。永乐六年(1408),甘肃总兵左都督何福奏称申藏簇人梗化,命都指挥李达领兵进剿。七年,行在兵科左给事中禋峻等劾奏陕西都指挥

  • 斗橐驼

    匈奴人传统体育活动和娱乐形式。“橐驼”又写作、“橐佗”。《史记》索隐引韦昭语:“背肉似橐,故云橐”。即赛骆驼。匈奴人每逢盛会或祭祀时举办。《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匈奴俗,岁有三龙祠,常以正月、五月、

  • 褚库

    ?—1675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萨尔图氏。先世居札鲁特,后徙居叶赫。天聪间,从围大凌河明军,征大同,破万全左卫,论功授都尉世职,赐“巴图鲁”号,授佐领兼参领。崇德三年(1638),任吏部理事官。顺

  • 官达色

    ?—1780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瓜尔佳氏。以前锋从征准噶尔,授蓝翎侍卫。准噶尔平,予云骑尉世职,迭迁副参领、云南顺云营参将。随经略大学士傅恒征缅甸,监铸炮,旋授健锐营前锋参领。乾隆三十六年(177

  • 杨朴

    ①东汉末年武都氐族首领。又作杨濮、杨璞、杨仆、杨阜。自称武都氐王。时群雄割据,武都治下辨(今甘肃成县西)无所统。曹操以其为武都太守,招集流亡,民赖以安。延康元年(220)七月,率族人内附,居于汉阳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