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扎西其寺

扎西其寺

藏传佛教寺院。藏语意为“吉祥汇聚寺”。在青海同仁县黄乃亥林区边沿。《安多政教史》称该寺为一切修行地之楷模。明天启五年(1625)由隆务寺曲哇活佛洛桑丹贝坚赞开辟为修行处。清顺治五年(1648),由第一世夏日仓噶嘉措建噶丹颇章经堂,形成该寺,由历世夏日仓任寺主。曲哇活佛还修建弥勒殿和护法殿。内供米拉日巴、噶丹嘉措等像,来此静修者多达200人。该寺效法西藏郭仓寺寺规,戒律严格,寺僧过时不食,不穿皮衣和带袖衣服。后由加失罗桑嘉措主持寺务。原有大经堂、弥勒殿、扩法殿各1座,吉哇院1座,僧舍80院。1981年,重建经堂和弥勒殿,并建僧舍22院。该寺历史悠久,寺内文物甚多,现存第一世夏日仓和曲哇活佛之卷轴画各1幅,尚有10多尊石刻佛像,雕琢精细,为珍贵佛教艺术品。

猜你喜欢

  • 达赖喇嘛十世

    见“楚臣嘉措”(2349页)。

  • 噶哈卫

    见“可河卫”(491页)、“海河卫”(1939页)、“葛卫”(2183页)。

  • 禾间

    清代台湾高山族平埔人所建贮藏谷物之小屋。多建于居室之外,小屋内竹木交加,叠空而起,离地数尺,禾谷贮于其上,以防蒸烫霉腐。

  • 羯盘陀

    见“渴槃陀”(2284页)。

  • 明安穆昆

    即“猛安谋克”(2077页)。

  • 刻木记事

    文字未出现或未被普遍使用以前,人们借以记录数字、事件、传递信息等的方法。或用木片、或用骨片、或用竹片刻划。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刻木向称之为“券契”。《列子·说符》:“宋人有于道得人造契者,密数其齿”。这

  • 刘奴真

    北魏时匈奴独孤部首领。初事※刘显,道武帝登国元年(386),显为拓跋珪所逼出走后,率所部降魏。至贺兰部迎兄刘犍归,禅位。后以兄叛魏改从贺兰部,杀犍。遭贺兰部袭击,举部投魏,得免于被难。奉妹充道武帝拓跋

  • 多罗贝勒

    爵名。满语音译。清代宗室封爵中第五等之称。册封贝勒,授以诰书。崇德元年(1636),始立此爵,时初创9等封爵,位列第三。顺治六年(1649),增定为10爵,位次仍旧,定贝勒之子降封贝子。十年(1653

  • 葛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古称昆明人。他称白彝。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寻甸、罗平、师宗、路南、富源、宜良、弥勒、禄劝、会泽、鹤庆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 光兴

    汉(匈奴)刘聪年号。310—311年,凡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