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强白嘉措

强白嘉措

1758—1804

即八世达赖喇嘛。又译绛贝嘉措。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藏族。生于后藏托布加(今南木林境内)地方拉日岗。清公爵索南达吉之子。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5岁被乾隆帝所派章嘉呼图克图认定为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转世灵童,迎至拉萨布达拉宫坐床。三十年(1765),拜六世班禅为师,受沙弥戒。四十二年(1777),又从六世班禅受比丘戒。四十六年(1781)七月二十一日受命亲政,清帝赐金册、金印。四十八年(1783),于拉萨西郊建罗布林卡夏宫。并于当年寻得七世班禅转世灵童,为七世班禅取名。执政期间,行政事务交摄政,听命于驻藏大臣,只从事宗教事务。政治上维护祖国统一。五十七年(1792),配合清军击退廓尔喀入侵藏区,事后,与清军统帅福康安共拟《藏内善后章程》,次年,颁行,以稳定西藏政局。坚定拥护制定“金瓶掣签”制,规定达赖喇嘛、班禅及各大呼图克图转世灵童,由驻藏大臣主持,分别于拉萨或北京雍和宫掣定,后形成定制。嘉庆九年(1804)十一月十九日於布达拉宫圆寂。

猜你喜欢

  • 苗蛮图册

    书名。成于清代,绘者佚名。全书共82图。与清人李宗昉所撰《黔记》中名称雷同,如倮㑩、仲家、龙家、红苗、白苗、青苗、黑苗、仡佬、东苗、西苗、侬苗、土人、��佬、

  • 番大租

    清代汉人租种台湾高山族土地所纳地租。清统一台湾后,大陆人民移台日增,侵垦高山族土地日多。雍正五年(1727),朝廷为避免纠纷加剧,规定高山族村社保留一定土地,即大社500甲(1甲约11市亩)、中社40

  • 撒秃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这一。亦作三屯河卫。永乐五年(1407)二月设。《满洲源流考》作三屯河卫,并说清代有三屯河地吉林城(今吉林省吉林市)南480里,即辉发河之上游,也河之北有辉发城。

  • 思禄法

    明代云南麓川傣族首领。又作思禄、思陆、思陆发。※思机法幼子(一作思任法子)。正统十四年(1449),明兵部尚书王骥等第三次征麓川,随父拒守金沙江,与官军战于鬼哭山及芒崖山等地,死伤惨重,父退走缅甸,遂

  • 乞列厄卫

    见“乞烈尼卫”(125页)。

  • 大横帐

    契丹皇室宫帐。简称横帐。为对开国皇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及后裔的统称。与阿保机伯父岩木的后裔(※孟父房)、释鲁的后裔(※仲父房)和阿保机诸弟及后裔(※季父房)共同构成四帐皇族。一说,“辽俗东向而尚左,御

  • 汪良臣

    1231—1281元朝将领。巩昌盐川镇(今甘肃漳县)人。蒙古汪古部人。巩昌府便宜都总帅※汪世显第四子。初从兄德臣出征,为裨将,以功晋便宜都总帅府参议。宪宗三年(1253),为元帅,率部屯田白水。八年,

  • 永贵

    ?—1783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姓拜都氏。古北口提督布兰泰子。雍正十三年(1735),由笔帖式授户部主事。历云南、浙江布政使。乾隆十四年(1749),署浙江巡抚。十五年,纠盐政之弊,条陈八事。十六

  • 阿毕达

    见“内齐托音一世”(310页)。

  • 普宁和

    元末明初云南阿迷州土官。彝族。又作和宁。元末承袭阿迷州万户府土官。明洪武十六年(1383),亲自赴京朝贡。十七年,予诰敕冠带,实授阿迷州(治今云南开远县)土官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