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延信

延信

1673—1728

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肃武亲王豪格之孙,多罗温郡王猛峨第三子。康熙二十六年(1687),封三等奉国将军。三十七年(1698),授二等侍卫。四十年(1701),授正蓝旗满洲都统。后以疾解任。五十二年(1713),复都统职。五十七年(1718),以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乘西藏内乱占据拉萨,随贝子抚远大将军允禵征之,驻军西宁。与允禵结党,徇庇年羹尧。五十九年(1720),授平逆将军,统领满洲、蒙古旗兵由青海往平西藏,驱逐准噶尔部大策零敦多布军,主持六世达赖喇嘛坐床大典,稳定西藏政局。同年,封辅国公。六十一年(1722),摄抚远大将军事,寻授西安将军。任内,玩忽职守,怠于军务,不事训练,滥保有贪婪罪官员90余人。雍正元年(1723),晋封固山贝子。后以进藏功,晋封多罗贝勒。五年(1727),回京。因其结交允禩、允禵,侵吞入藏军饷10万两、畏惧入藏等罪,革贝勒爵,以罪20款监禁,黜宗室、除爵,死于囚所。

猜你喜欢

  • 那礼部

    唐代室韦诸部之一。所在众说不一,今多数人认为在今齐齐哈尔市西的雅鲁河与阿伦河之间,或说在雅鲁河流域,一说在今内蒙古鄂伦春族自治旗至乌兰浩特市一线与乌罗护部犬牙交错而居,旧有说在嫩江上游西岸支流喇(今作

  • 安禄

    ?—1799清朝将领。鄂温克族。姓多拉尔氏(一作索伦杜拉尔氏)。世居西布特哈阿伦河依拉达屯。超勇公※海兰察子。乾隆四十六年(1781),为三等侍卫。四十九年(1784),擢二等侍卫,赏骑都尉世职。五十

  • 纳石失

    即“纳失失”(1268页)。

  • 特里特

    见“萧得里特”(2002页)。

  • 西宁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天历二年(1329),宗王忽答的迷失始受封,速来蛮于天历三年袭封,后由牙罕沙袭封。

  • 乞合都

    ?—1295伊儿汗国第五代汗。又译海合都。蒙古孛儿只斤氏。※阿八哈汗次子,※阿鲁浑汗异母弟。至元二十八年(1291)阿鲁浑卒后,即汗位,元朝大汗忽必烈赐藏语名亦怜真·朵儿只。即位初,逮问前执政诸人,询

  • 元魏

    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以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改拓跋姓为元氏而得名。参见“北魏”(529页)。

  • 鲜卑郭落带

    古代胡人所佩带铸镂瑞兽或神兽的带子。“鲜卑”,也称“犀毗”、“师比”,乃带钩之名,初出自东胡,战国时传入赵国等,故《楚辞·大招篇》云“小腰秀颈,若鲜卑只”。其原义似指一种瑞兽或神兽。《史记·匈奴列传》

  • 禾间

    清代台湾高山族平埔人所建贮藏谷物之小屋。多建于居室之外,小屋内竹木交加,叠空而起,离地数尺,禾谷贮于其上,以防蒸烫霉腐。

  • 嫩秃赤

    即“奴都赤”(6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