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庄头地

庄头地

清代在内蒙古归化城土默特旗设置的一种官庄。始设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时清廷对准噶尔部用兵,为供应军队粮饷,特在归化城土默特旗以“跑马圈地”方式占有大片土地,招徕汉民耕种,共设有官庄13个,故又称“十三圈地”。每一官庄有地18顷(后又扩大到60顷),设庄头1人管理,由归化城土默特都统向每庄岁征租粮200石。

猜你喜欢

  • 盖马大山

    古山名。今朝鲜境内之狼林山脉,有说为长白山及其南支的总称,或说即长白山。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设置的玄菟郡有西盖马县,因位于山之西而得名。山以东为东沃沮地。西汉以后,此山在高句骊境。

  • 立功报国可汗

    即“默啜”(2551页)。

  • 逆架

    解放前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地区计算长度的单位。详见“带鲁”(1607页)。

  • 俚人

    亦作“里人”。古代岭南地区少数民族泛称,古先为百越一支。见于东汉至隋唐史籍,自三国时开始分布在苍梧、郁林、合浦、宁浦、高凉等郡,相当于今广东西南及广西东南地区。或谓某一部分在汉时称乌浒人,至唐称黄峒蛮

  • 把力黑

    见“缚喝”(2416页)。

  • 合鲁山血古只

    契丹语为契丹※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属辽圣宗※兴圣宫。“血古只”,又译作“穴骨只”,辽太宗※永兴宫下一※闸撒为是名。

  • 七百弄

    广西瑶族聚居区之一。位于今都安瑶族自治县境西北,东界下坳、保安,西临红水河,南邻都阳、雅陇,北接板升。广西有名石山区,人们只能在狭谷或盘谷即所谓“峒场”种植庄稼和建立居民点。传说瑶族迁入此地已有三四百

  • 道克顿

    皮袜子。鄂温克语音译。流行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为旧时鄂温克族猎民用狍皮制作的传统冬穿袜子。穿之保温御寒,可防脚冻伤。辉河地区鄂温克人称兽皮袜子曰“宝宝”。

  • 南苏州

    见“南苏城”(1590页)。

  • 巴克什护军

    职名。清代※上三旗护军中设以稽查紫禁城内外门籍者。初制,内大臣、侍卫、内务府官员及各执事人、内监、厨役、工匠、内管领下服役人等,皆规定从东华门、西华门、神武门及应走之门出入,俱令将其姓名、所隶旗分、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