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广宁府路

广宁府路

元地方政区名。亦称广宁府或广宁路。至元十五年(1278)置。辖境约西至大凌河,东达辽河下游附近,北在今阜新市一带与大宁路和懿州地相接,南至辽东湾。治所在今辽宁北镇县城。本为辽显州地,金于天辅七年(1123)于其地置广宁府。蒙古汗国得此,成吉思汗命异母弟别里古台镇守之,后立广宁行帅府事。后以地远,迁治于临潢,于此立总管府,直隶中书省。因户少,至元六年(1269)降为散府,属东京路总管府。十五年(1278)复为路,行总管府事,又直隶中书省。初领4县:广宁、望平、闾阳、钟秀,后废广宁,至元六年又省钟秀入望平,元代只领望平、闾阳2县。至顺年间(1330—1333)钱粮户为4595户。明洪武中废,置广宁卫。辽世宗时(947—951在位),迁部分渤海人居此。地有医巫闾山,东丹国人皇王、辽世宗和辽景宗葬其间,称显陵和乾陵。

猜你喜欢

  • 移剌羊哥

    金末将领。契丹族。宣宗时,为节度副使。时蒙古军大举南下,中都(今北京)失陷,宣宗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山东、河北纷起抗金,金朝危机四伏。兴定元年(1217),河南亦爆发起义,四月,南阳五朵山千余人举

  • 脱卜赤颜

    即“脱必赤颜”(2082页)。

  • 久赞

    唐代南诏职官名。辅佐诏主执掌国事的重臣。据《新唐书·南诏传》:“为三个※清平官之一,职位在※布燮之下,※酋望之上,所以决国事轻重,犹唐之宰相也。秉政用事,权力极大。尚兼任※九爽、※三托之官。

  • 阴平道

    古政区名,相当于县。西汉在氐族聚居区置,属广汉郡(治今四川金堂县东)。为※十三氐道之一。东汉属广汉属国。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白龙江北岸。三国、晋改称阴平县(一说东汉改称)。南北朝时,清水氐杨氏曾以此为政

  • 火浔

    西突厥咄陆可汗之属部。与结骨、触木昆等部为邻。唐贞观十二年(638),西突阙分裂,欲谷设被立为乙毗咄陆可汗,居伊列水(今伊犁河)之西,此部及厥越失拔悉弥、駮马、结骨等部均属之。

  • 赵音旺

    明代广东瑶民起义首领。粤北泷水(今罗定)县人。瑶族。正统十一年(1446),因镇守两广少监阮能等人对瑶民百端苛索,与晋康逍遥山瑶族首领凤广山聚众起义,邻近广大瑶民纷纷响应。自号大将军,率众攻破泷水县城

  • 端木治

    清代画家。字瘦生,江苏上元(今属南京市)人。回族。工画,尤擅山水,一生师法传统,深得北宋画家之笔意。

  • 瓜里

    见“括里”(1620页)。

  • 穴骨只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又译作“血古只”。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闸撒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其中三宫设有闸撒。穴骨只为辽太宗※永兴宫下之一闸撒。又,辽圣宗※兴圣宫下有两※抹里(相当于“乡”,

  • 把兔儿

    见“卜言把都儿”(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