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月长官司
见“平越府”(503页)。
见“平越府”(503页)。
黄帽派喇嘛庙。一译阿巴赖吉特。位于额尔齐斯河上游支流别什卡河畔(前苏联卡缅诺一哥尔斯克左近)。清顺治十四年(1657)卫拉特蒙古和硕特台吉阿巴赖兴建。由咱雅班第达主持寺院落成仪式,有1000喇嘛参加庆
明代云南西双版纳贵族。傣族。车里军民宣慰使※三宝历代之弟。天顺元年(1457),宣慰刀霸羡自杀后,与族众共举其兄三宝历代为宣慰使,声称:“众人同意推吾兄为主,甚善,无论山地,或是水田,但给余足够衣食者
明代乌思藏地名。“领司奔”,为“仁蚌宗”之异译,即今西藏仁布。永乐十四年(1416),明中央政府于其地置※领司奔寨行都指挥使司。参见(2076页)。
见“克主杰·格雷贝桑” (989页)。
1740—约1811蒙古族作家和翻译家。内蒙古察哈尔左翼镶白旗人。姓卫古特氏。7岁随父学习蒙、藏文。23岁入北京雍和宫当喇嘛,为明安拉布金巴喇嘛的徒弟。36岁时创作《圣人尊卡瓦活佛祈祷瑰宝》一书。39
即“扎里赤”(192页)。
明、清四川彝族土司名。明洪武四年(1371),当地头目悦德忠归附,授四川屏山县世袭沐川长官司长官,赐姓悦,属马湖土知府(治今四川屏山县)。清顺治九年(1652),长官悦峣瞻投诚,仍授长官,颁给印信、号
解放前京族地区的乡村首领,类似村长。负责处理村中一切事务,解决争端,对外交际,筹办“唱哈”节及公益事项,执行祭祀、召集会议,宣读和执行村约等。由村内有名望的老人组成的“嘎古”集团推选能说会道、有办事能
契丹族习俗。详见“讨赛篱”(614页)。
书名。回族学者金吉堂著,分上下两卷。民国二十四年(1935)成书。是关于中国伊斯兰教史及回族史之较早的著作。卷上为中国回教史学,内分:“中国回教史上应解决之问题”、“中国回教史上应认识之各问题”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