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常德

常德

①清朝将领。索伦人。姓乌札氏。隶布特哈正红旗。乾隆五十七年(1792),以领催从征廓尔喀,因作战勇敢赏花翎。嘉庆元年(1796),从副都统乌尔图那逊,参与镇压白莲教起义,赐号廓尔察巴图鲁。道光十三年(1833),授伯都讷(今吉林扶余县)副都统,旋调三姓(今黑龙江依兰县)副都统。十八年(1838),以全俸养余年,享年75岁。 ②(?—1839) 清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姓索绰罗氏。嘉庆十年(1805)翻译进士。选补盛京户部主事。道光元年(1821),累官直隶按察使。二年,署布政使,调山西按察使、浙江布政使。三年,授太常寺卿。四年,以副都统衔为叶尔羌办事大臣,后署喀什噶尔参赞大臣、伊犁领队大臣、乌什办事大臣。十年(1830),查明喀什噶尔、安集延回众联结布鲁特人起事缘由,奏喀什噶尔、英吉沙尔防守情形。十二年,署伊犁将军、正红旗汉军副都统等,与伊犁将军玉麟议巡边章程,请巡边至特木尔图淖尔为界。次年,会同特依顺保奏请讲明旧章,以防浩罕胡什伯克将哈萨克驱逐出境,使边境生事。后历任镶红旗满洲副都统、稽察七仓大臣等。十七年,调江宁副都统。后2年卒。

猜你喜欢

  • 祭舍勐

    旧时德昂族对社神的祭祀活动。流行于云南瑞丽地区。每年夏历二、三月春耕前,全村集体举行祭祀。各村寨在村边林中,盖一茅草竹楼,作为社神住所,每年修葺一次,竹楼中平常供两陶罐清水。祭社神时,各家用大米舂成米

  • 兀玉笃实

    元朝大臣。又作兀玉都实。畏兀儿人。野薛涅之子。至元七年(1270)左右,与弟洁实弥尔赴京,受世祖命,给事左右。后授功德使经历,未几,升同知司事,改同知总制院事。迁宣政副使,并兼同知功德使司。后擢资德大

  • 河南国

    南朝齐、梁对※吐谷浑国的称呼。因其地在今青海境内黄河之南而得名。辖境东至叠川,西邻于阗,北接高昌,东北通秦岭,方千余里。其首领慕璝、慕利延、度易侯、伏连筹等曾先后被夏国赫连定、南朝宋、齐、梁封为“河南

  • 奥屯良弼饯饮碑

    碑名。亦称“泰和题名残石”。泰和六年(1206)金奥屯良弼以汉文题写的饯别石刻,上有卜修洪用女真字刻的跋。汉字题辞为“奥屯良弼自泗上还都,心友饯饮是溪。泰和六年二月十有一日也。”女真字跋译为汉文为“从

  • 可可出大

    见“黑石炭”(2227页)。

  • 喀尔吉善

    ?—1757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姓伊尔根觉罗氏。副都统喀齐兰孙,吏部尚书凯音布子。初袭骑都尉。雍正元年(1723),迁郎中。五年,袭世管佐领。九年(1731),官兵部左侍郎。十年,充八旗通志馆副总

  • 白露医法从新

    书名。藏文名《都德泽色勒嘎尔》。蒙古医学著作。青海蒙古族※益西班觉于18世纪50年代用藏文写成。94叶,木刻本。以临证各科为主,附入脉诊、尿诊、腹泄剂、脉泄剂、涌吐剂、配药须知、药物制法、针炙放血穴位

  • 莫纳

    鄂伦春族旧时住房的一种。鄂伦春语音译。流行于今小兴安岭地区。毕拉尔路鄂伦春人过去冬季多居此种住房。形状和内部设置与※仙人柱相同。构造:将长约1丈5尺的圆木劈成两半,斜立成圆锥形骨架,上盖以蒿草,再培上

  • 蒲甘入侵金齿

    元至元十四年(1277),缅甸蒲甘王朝以干崖傣族“帮助”元朝为借口,命大将释多罗伯率军5万,战象800只、马万匹,大举入侵干崖(今盈江)、南甸(今梁河),并企图攻占腾越(今腾冲)、永昌(今保山),进袭

  • 爱达必斯达延诺延

    见“宾兔”(19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