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巴林部

巴林部

蒙古部名。原属内喀尔喀,后分出,向漠南地区移牧。成吉思汗十八世孙苏巴海始称所部名巴林。后金天聪二年(1628),以遭察哈尔林丹汗掠,奔依科尔沁部。苏巴海孙色特尔率子色布腾、侄满珠习礼等归附后金。该部屡应征随军攻明遵化、大同、宣府、锦州、松山等地。顺治元年(1644),从清军入山海关,镇压李自成起义军,顺治五年(1648),编该部为左右翼二旗,封色布腾为札萨克辅国公,掌右翼旗,满珠习礼为札萨克固山贝子,掌左翼旗。隶昭乌达盟。牧地在潢河(今西拉木伦河)北岸,约当今巴林左、右旗界。康熙、雍正年间,该部数应征随军征准噶尔部噶尔丹、噶尔丹策凌。

猜你喜欢

  • 大射柳之礼

    见“射柳礼”(1890页)。

  • 蒙古抗日游击队

    中共绥远省委领导下的一支蒙古族抗日游击队。1939年秋,于内蒙古土默特旗在※绥蒙游击大队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李森任队长。1940年由高凤英接任。贾力更、徐秉智、彭光华、奇峻山先后任指导员。队伍不断扩大。

  • 马伏海

    1715—1812中国伊斯兰教胡门门宦创始人。经名哎布则地。甘肃东乡(今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人。东乡族。因其胡须长而命其所创门宦名胡门。又因其原籍为东乡红泥滩,故又称“红门门宦”。幼年在清真寺学经,后

  • 文武仁圣昭孝皇帝

    见“耶律宗真”(1315页)。

  • 神鼎

    后凉后主建康公吕隆年号。401—403年,凡3年。

  • 乌舍国

    辽代渤海人所建抗辽政权名。亦称乌舍城。辽天赞五年(926)元月,渤海国为契丹所灭,国亡。辽统治下之渤海遗民多次举兵反辽,建立地方政权,乌舍国为其一。《辽史》中不见其名,故有人说其是宋朝人对辽代※兀惹(

  • 建平蛮

    南北朝时建平郡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古称荆蛮,汉代称武陵蛮。传说是※廪君或※槃瓠之后裔。分布在今四川巫山一带。其居地深山险阻,人迹罕至。东晋太兴三年(320),建平夷王向弘、向

  • 雅库特

    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部分鄂温克人的他称。1957年根据本民族意愿,与索伦、通古斯恢复鄂温克自称。居内蒙古额尔古纳左旗境内的额尔古纳河畔。在3支鄂温克人中,其人数最少。以驯鹿为乘载的交通工具,故又

  • 依禅

    伊斯兰教“伊禅派”首领专称。源出波斯语。有“互助会”、“集团”或“他们”等之意。苏非派传入新疆后,用以专指其首领和导师,被认为是最接近真主的现世“圣人”。职位世袭,自称穆罕默德后裔。16世纪前期自中亚

  • 画梁

    清代满族女画家。姓瓜尔佳氏,仁兴妻。工书画,著有《超范室画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