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崇厚

崇厚

1827—1893

清末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完颜氏。字地山。两江总督庆麟子。道光举人。初任知州、盐运使。咸丰十年(1860),署盐政。同僧格林沁治畿辅水田,劝垦葛沽、盐水沽沃卤地4200余亩。同年,协恭亲王奕訢与英法代表谈判,签订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十一年,充牛庄、天津、登州三口通商大臣,始办洋务,于天津聘西人练兵,创办天津机器局。同治元年(1862),以兵部侍郎参直隶军事,寻署总督。对葡萄牙遣使入京乞换约,力主勿受。二年,建议设北洋机械局城南分局。五年(1866),贷款垦海河北岸,订试垦章程,颇有成效。六年,创办天津机械局,以英人密妥士为总管,后由李鸿章接办。九年,(1870),天津教案完结后,受命出使法国,任修好特使,是为专使一国之始,目睹巴黎公社起义。还,历署户部、吏部侍郎。光绪二年(1876),署奉天将军,疏请择地设官、增边关兵备道,被采纳。先后疏论吉林积弊,请惩聚赌,清积讼、垦荒地等。四年(1878),出使俄国,加内大臣衔,晋左都御史。与俄交涉归还伊犁问题。次年,擅自签订丧失领土、主权的《里瓦几亚条约》,遭到舆论谴责,下狱,定斩监候。后免死羁禁。十年(1884),慈禧太后五旬时,他借“济军”为名,献纹银30万两,被赦出狱并随班祝嘏,赏给职衔。终以行贿消遥法外。著有《盛京典制备考》8卷及《使法日记》,编著《历代名臣传节录》30卷。

猜你喜欢

  • 鄂尔多斯右翼中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鄂托克旗。牧地东、北界鄂尔多斯右翼后旗,西界察罕托辉,南界右翼前旗。汉朔方郡南境,唐宥州地,明为达延汗右翼三万户之一袄儿都司(即鄂尔多斯)济农衮必里克所据。后

  • 昌平志外志稿

    书名。清末回族人麻兆庆撰。共2册,不分卷,附补稿1卷。成书于光绪九年(1883)。兆庆(1835—1900),字余斋,昌平县贯市村(今属北京市)人。曾参与修《昌平州志》。本书乃就昌平州志之一些史实,逐

  • 溥善寺

    黄帽派喇嘛庙。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邻。康熙五十二年(1713),清朝政府为庆祝玄烨60寿辰,迎接蒙古各部王公朝觐而建。寺南向,形制仿汉式建筑。前有天王殿。继进为前殿3楹、左右配殿各3楹。正殿七楹,左右配

  • 昔里钤部

    1191—1259蒙古国将领。一作昔里甘卜。唐兀人。本名李益立山。河西沙州(今甘肃敦煌)人。答儿沙之子,初仕西夏,元太祖二十一年(1226),率部降蒙古,次年,受成吉思汗命与忽都铁穆儿招谕沙州,以救首

  • 奚秃里太尉

    见“秃里”(1082页)。

  • 洞吾王朝入侵西双版纳

    16世纪后期,缅甸莽氏洞吾王朝在葡萄牙殖民主义者支持下,在入侵德宏的同时,又分兵入侵西双版纳。明隆庆二年(1568),莽应龙率缅军破景洪城,大肆掳掠,俘车里宣慰使刀糯勐,在押解途中,被折磨致死。次年,

  • 绥远月刊

    ①国民军绥远都统署之机关刊物。1925年2月创刊。铅印,16开。主要是公布各项法令。由教育厅负责编辑。刊载本区军政、民治之实况。内容有命令、民政、教育、实业、司法、警务、论著、讲坛、公牍、要闻和文苑等

  • 随阔

    即“绥可”(1970页)。

  • 他鲁河

    见“他漏河”(574页)。

  • 哈尔邦

    蒙古语音译。卫拉特蒙古人传统帽子。流行于青海、新疆等地。形制与内地暖帽相近。顶高,边平。里以白毡制成,外饰以皮。穷人无皮饰,则将毡染成紫绿色为饰。无冬夏之别,以厚薄为差。顶缀缨,名“扎拉”。女帽与男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