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屯番

屯番

亦作“番屯”。清代在台湾内山“生番”居地边界设置的一种捍卫地方治安组织。乾隆五十三年(1788),大将军福康安平定林爽文起义后,认为台湾内山边界险要甚多,为防止汉人入山滋事及“生番”外出,奏请以“熟番”设屯。乾隆五十五年(1790)十一月,经军机大臣、兵部尚书批准推行。全台共设大屯4处,小屯8处。分南北两路:南路设1大屯,2小屯;北路设3大屯、6小屯。由附近“熟番”社中挑募屯丁,多由数“番社”编作一屯。因“番素习技艺,不必操演,武器亦不由官给,各从其所习好”。南北两路各置千总1员统辖诸屯,下设把总、屯弁、屯目以约束屯丁。屯丁平时负责巡防,遇有事故,听候征调。通常不发屯饷,每名屯丁拨给近山“埔地”一甲(约11市亩),以资生计。

猜你喜欢

  • 潘鸿

    见“长沙武陵蛮起义”(371页)。

  • 尉迟婆缚婆

    见“李圣天”(1029页)。

  • 阿格乃

    撒拉语音译,意为“兄弟”、“本家子”。撒拉族历史上一种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近亲组织。因血缘关系亲疏程度不同,又分真阿格乃、近阿格乃、远阿格乃。流行于青海、甘肃等地。由兄弟结婚分居后的2至20多户不等

  • 元仁宗

    见“爱育黎拔力八达”(1899页)。

  • 恭坦

    ?—1811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贵族。※额墨根乌巴什长子。初随父从渥巴锡汗驻牧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乾隆三十六年(1771),随渥巴锡汗东返祖邦。次年,袭父爵为札萨克固山巴雅尔图贝子。四十年

  • 平茶洞长官司

    明、清四川土司名。明洪武八年(1375),以溶江芝子平茶等处长官司改置,隶酉阳宣抚司(后改“酉阳宣慰司”)。二十七年(1394),署长官、宋代杨业后裔杨再胜谋杀兄子杨正贤等,明帝令逮再胜,诛之,使正贤

  • 天山军使

    官名。开元二年(714)置于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东南高昌古城)。为唐安西都护府所属天山军之长官。辖兵5000、马500及所属各守捉、城、镇驻兵。

  • 大藤峡

    峡名。系指黔江流经广西武宣县勤马至桂平县弩滩地段。两岸高山耸峙,江水奔流直泻,江面横亘一大藤,以作桥梁,故名。一般又指今桂平、平南、藤县、金秀、武宣、贵县、象州等“磐��六

  • 松州都督府

    唐地方政权机构名。唐武德元年(618),改隋同昌郡之嘉诚县置松州,以州界甘松岭为名。或说因产甘松为名。贞观二年(628),置都督府、督崌、懿、嵯、阔、麟、雅、丛、可、远、奉、严、诺、峨、彭、轨、盖、直

  • 可可出大

    见“黑石炭”(22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