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宇文深

宇文深

?—568

西魏大臣。字奴干。※宇文测弟。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初随父宇文永仕北魏。为秘书郎。以性鲠正,屡言时事,颇为尔朱荣所重,拜厉武将军。寻迁车骑府主簿。永安三年(530),授子都督,领宿卫兵。及孝武帝元修西迁,以功晋长乐县伯。族叔宇文泰为丞相后,欲引致于左右,于大统元年(535),被荐为丞相府主簿,加朱衣直閤。转尚书直事郎中。从宇文泰出兵袭潼关,擒东魏将窦泰。三年,大破东魏丞相高欢于沙苑。六年(540),别监李弼军讨白额稽胡,以功获侯爵。历通直散骑常侍、东雍州别驾、大都督、东雍州刺史。因施政严明,示民以信,注意抑制豪强。深为吏民所敬重。十七年(551),迁雍州别驾。恭帝拓跋廓二年(555),晋车骑大将军、散骑常侍。北周宇文觉元年(557),转车骑大将军、吏部中大夫。武成元年(559),授豳州刺史,改封安化县公。次年,征拜宗师大夫、转军司马。保定元年(561),授京兆尹、入为司会中大夫。卒,赠少师、恒、云、蔚三州刺史,谥成康。

猜你喜欢

  • 塔葬

    藏族地区葬俗中最高的一种葬式,佛教有名望的活佛和僧侣死后处理遗体的一种方法。起源于原始佛教以塔安置佛舍利之俗。其葬法:(1)较为普遍的是将火化的骨灰埋在砖塔内。(2)将骨灰盒或部分遗骸放在“灵塔”之塔

  • 朝霞帽

    吐蕃赞普所戴之冠。系一种用红色软巾结成的帽冠,为赞普所专用。长庆元年(821),唐会盟使刘元鼎赴逻娑(今拉萨)会盟。亲见吐蕃赞普可黎可足服饰:“身披素褐,结朝霞冒(帽)首”。又敦煌石窟壁画“吐蕃王子供

  • 哈木济尔噶

    见“随丁”(2135页)。

  • 赛音洪

    明代蒙古对人的称呼之一。蒙古语音译,亦译赛音库蒙,汉译为“好人”。意思有多种:①指与“恶人”相对的“好人”。 ②称平民中的上等阶级或富有者。其人身虽隶属于贵族、领主,并向领主交纳贡赋,服兵役、差役(可

  • 绥州监军司

    见“祥祐军司”(1957页)。

  • 冷木当·阿班罗勃

    清末云南贡山县第四区独龙族反土司斗争首领。因不堪察瓦龙藏族土司的剥削压迫,于宣统二年(1910),与次里组织60余人起事,拒绝向察瓦龙土司缴纳捐税。以砍刀、弓弩为武器,率众到土司驻地布尔请愿,代表民众

  • 王静斋

    1880—1949近代伊斯兰教著名学者。字文清。天津市人。回族。出身宗教世家。幼承家教,学习汉文、阿拉伯文、波斯文及伊斯兰教典籍。光绪二十一年(1895)起,先后在天津、北京、河北等地清真寺当海里凡(

  • 特睦格图

    1887—1939蒙文铅字印刷倡导者、出版家、文化普及工作者。清末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今昭乌达盟喀喇沁旗)人。蒙古族。汉名汪睿昌,字印侯,日本名古松。出身平民家庭。被喀喇沁右旗亲王贡桑诺尔布收为

  • 铜仁长官司

    土司名。明置。元为铜人大小江等处军民长官司,属思州军民安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改为铜仁长官司。永乐十一年(1413),改为府。万历二十六年(1598),改县,治所在今贵州铜仁县。领长官司5:省

  • 翁昆

    即“翁衮”(18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