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姚弋仲

姚弋仲

280—352

西羌烧当部落一支之首领。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县东南)人。魏镇西将军、绥戎校尉、西羌都督。※柯回子。少英毅,为众所畏亲。晋“永嘉之乱”后,率所部东徙榆眉(今陕西千阳东),戎夏随之者数万,自称护西羌校尉、雍州剌史、扶风公。后投奔前赵刘曜,拜平西将军,封平襄公。石勒建立后赵,封为行安西将军、六夷左都督。石季龙执政后,采纳其言,徙秦、雍豪杰于关东。率落众数万迁于清河(今山东临清东),拜奋武将军、西羌大都督。后迁持节、十郡六夷大都督、冠军大将军。清俭鲠直,屡献谠言,无所回避,深受重用,参与决策。统兵平定梁犊之乱,以功封四平郡公。及石祗即位,任右丞相。后赵亡,归晋,晋拜使持节、六夷大都督、都督江淮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大单于、高陵郡公。及其子姚苌称帝,追谥景光皇帝。

猜你喜欢

  • 呷西

    解放前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最底层的等级和奴隶。彝语“呷西呷洛”的简译,意为“主子锅庄旁边的手足”,汉称“锅庄娃子”、“家内奴”。约占总户数的10%。来源为因穷困欠债、犯罪等下降的曲诺;抽取的阿加子女;从

  • 奥江河千户所

    见“奥石河千户所”(2255页)。

  • 赛乃姆

    新疆维吾尔族民间歌舞。一般无固定程式。可以一人独舞、二人对舞,也可三、五人同舞。当乐曲奏响时,参加者围坐一起,拍手和唱,并进行即兴表演。随着音乐旋律的加快,舞步节奏也越来越急促,欢乐的情绪也随之逐步推

  • 罗垒云端

    ?—1676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台吉。一译洛垒云端。绰罗斯氏。鄂木布岱青和硕齐玄孙,达克巴第三子。乾隆十九年(1754),随辉特台吉阿睦尔撒纳附清,授札萨克固山贝子,驻牧喀尔喀。二十年,从西路军征准噶

  • 纳罗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蒙化、土家。原为部落首领名。后以之名部。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华坪、永胜、大理、云龙、剑川、祥云、楚雄、弥勒、昌宁、保山、凤庆、云县、巍山、景东、普洱部分地区。详见“彝族”(2594页)

  • 剌钵

    见“捺钵”(2037页)。

  • 阿里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阿吉河卫。永乐五年(1407)设,《满洲源流考》作阿鲁卫,并说清代有阿鲁河,在吉林城(今吉林市)西南500余里处。

  • 诞圩

    壮语称“吭诞”。壮族民间建立圩场(集市)的第一个圩日子。流行于广西那坡、靖西、德保等县。据1948年《靖西县志》载,源于宋朝。相传北宋末年某年某月某日,壮族地区开始建立圩场。届时,农民们将自产的农副产

  • 恺安城

    古城名。位于济木萨(今新疆济木萨尔)三台塘东70里。乾隆三十七年(1772),以其旧城增筑,赐今名。城周3里,分设3门:东丽旭、西同风、南覃惠。光绪二十年(1894)扩修,改名“孚远城”。周767丈。

  • 德明

    ①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官名。如史载宋元符二年(1099)六月,西夏派遣宋朝的使臣中有德明雅卜裕木攀等人。后世称“蕃官名号”,其西夏职官品位不详。 ②(?—1732)清朝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