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奚斤

奚斤

369—448

①北魏大臣。亦作达奚斤。鲜卑达奚氏(后改奚氏)奚箪之子。世典马牧。史称其机敏有识度,善于谈论。登国(386—396)初,与长孙肥等俱统禁兵,后为侍郎。随拓跋珪征慕容宝于参合陂。皇始(396—398)初,拜越骑校尉,典宿卫禁旅。后从征高车诸部,破库狄、宥连部,击侯莫陈部,至大娥谷,置戍而还。历任都水使者、晋兵将军,幽州刺史,赐爵山阳侯。明元帝即位,为郑兵将军,循行州郡,察问民情。平定章武民刘牙起事。明元帝巡幸云中,奉命留守京师平城。平定昌黎王慕容伯儿谋反。永兴四年(412),行左丞相,与长孙嵩等8人,听理万机,世号“八公”。次年,从征越勤部于跋那山。神瑞元年(414),从征柔然。后拜天部大人,进爵为公。辅佐太子拓跋焘理政。泰常七年(422),为都督前锋诸军事、司空公、晋兵大将军、行扬州刺史,率军南征,平兖豫诸郡。焘即位,进爵宜城王,仍任司空。始光三年(426),率军累破夏赫连定,入蒲坂,据长安,秦雍氐羌皆附之。神䴥元年(428),兵败平凉(今甘肃平凉县),为定所擒。三年(430),及焘克平凉,始得归,免为宰人。寻拜安东将军,降爵为公。太延元年(435),为卫尉。改拜弘农王,加征南大将军,改万骑大将军。以元老,奉命平决狱讼,谘访朝政。卒,谥昭王。 ②“俟斤”(1689页)。

猜你喜欢

  • 赛音诺颜汗部

    喀尔喀蒙古4部之一。亦称三音诺颜汗部、赛因诺颜汗部。以汗号得名。成吉思汗十八世孙图蒙肯信仰黄教,达赖喇嘛授以“赛音诺颜”号。“赛音”意为“好”,“诺颜”意为“长官”。初隶土谢图汗部。顺治十二年(165

  • 奶豆腐

    蒙古等民族的传统奶食品之一。蒙古语称“胡日达”。状如豆腐,故称。制作方法各地不同。一般是将鲜奶置于容器,放在热处,使其发酵,变酸后将其倒入锅内加热,折出乳清,继续加热,侍其凝固成团状物或稠粥状,倒入木

  • 放工

    解放前云南沧源佤族地区富裕户对贫困户的一种剥削方式。一般在农忙季节进行。按习惯规定谁家临时需要劳动力,可以拿些钱交给村寨头人作为寨公用,然后头人负责召集每户派一个工为其劳动一天,他只需再给劳动者准备一

  • 乞里克讷惕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蒙古都儿鲁斤诸部之一斡罗纳兀惕(又作斡刺纳儿,一说列为尼伦诸部之一)之一分支。始祖为斡罗纳儿惕·乞里克讷惕。成吉思汗开国功臣、千户长把带(巴歹)、乞失里黑(启昔里),即出自该部。

  • 福余卫

    明初在东北所设※兀良哈三卫之一。自称“我着”。明初游牧于潢水(今西拉木伦河、西辽河)以北,福余河(又作瑚裕尔河,今乌裕尔河)流域,即今齐齐哈尔地区。洪武二十二年(1389)始设卫,因福余河得名。以故元

  • 挞撒

    见“达撒”(724页)。

  • 赤寔得本

    契丹语音译。本意为“孝”,亦引伸为“敦睦”。《辽史·国语解》作“得失得本”。契丹小字《仁圣大孝文皇帝哀册文》中“孝”,音近“赤寔得本”,可证“得失得本”误。石敬瑭为报答耶律德光援立之恩,遣刘–

  • 李卫公文集

    见“会昌一品集”(832页)。

  • 堂子

    满族祭神祭天所设的祀堂。初自皇室至官民各户皆设此堂行祭。崇德元年(1636),禁民间再设,后遂专限于皇室及宫廷用之。满族入关前,努尔哈赤曾先后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辽阳东京城(今辽宁辽阳新城)建此

  • 喀尔喀左翼部

    蒙古部名。元太祖成吉思汗十六世孙格哷森札札赉尔始称所部为喀尔喀。至其玄孙衮布伊勒登,为喀尔喀西路台吉,隶札萨克图汗。清康熙元年(1662),札萨克汗部发生内讧,汗旺舒克被同族罗卜藏台吉额璘沁所杀,部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