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契丹国志

契丹国志

书名。旧题南宋叶隆礼撰。纪传体辽代史,凡27卷。书成于南宋末至元初。隆礼号渔林,嘉兴人。淳祐七年(1247)进士,由建康通判历官秘书丞。据书首进书表,书在淳熙七年(1180)上进,这与作者经历和书的内容不符,进书表应为伪作。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考证,此书为元中叶人撰,假托隆礼之名。内容凡帝纪12卷,列传7卷,晋降表、宋、辽誓书和议书1卷,南北朝及诸国馈贡礼物清单1卷,杂载、地理1卷,族姓、风俗及典章制度1卷,行程录及诸杂记4卷。卷首还有《契丹世系之图》、《契丹地理之图》、《契丹国九主年谱》、《契丹国初兴本末》。为《辽史》外仅存的记辽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书中记事多抄录《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新五代史》、《松漠记闻》及现已佚失的《燕北杂记》、《辽庭须知》、《使辽图钞》、《北辽遗事》、《契丹疆宇图》、《契丹事迹》等书原文,分条编排而成。由于成书比《辽史》早,参照了一些已佚史书,故对某些史实的记载有的较《辽史》详确,可补证《辽史》缺误,便于考证《辽史》资料来源等。但因其仅据宋人著作又未能统取之,于契丹著述更未参及,故本末不全,体例不统一,亦有剪裁不当、大段文字重复、记载不确等缺点。有元刻本、清乾隆武英殿本、嘉庆二年(1797)席世臣校刻的扫叶山房本,最通用的是贾敬颜、林荣贵点校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本。

猜你喜欢

  • 十三氐道

    汉代在氐族聚居区所置诸县的总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有蛮夷曰道”。《后汉书·百官志》说:“凡县主蛮夷曰道”。即:武都道、氐道、故道、平乐道、沮道、嘉陵道、循成道、下辨道、甸氐道、阴平道、刚氐道

  • 蒙古风

    蒙古文化研究社出版的刊物。由科尔沁左翼后旗蒙古族王华兴集合蒙古文化社同人及有志忠于蒙古文化事业赞助者共同创办。1948年5月5日创刊。以复兴蒙古文化为目的。为综合性的杂志,内容有论著、研究和转载等。刊

  • 异密

    阿拉伯语amir,音译。又译作“艾米尔”。意为“首领”、“统治者”、“国王”。※察合台汗国和※叶尔羌汗国时期意为“军事长官”、“将军”,主要用于称呼游牧军事贵族。他们往往掌握部落或氏族的一定数量的民兵

  • 后秦太祖

    见“姚苌”(1172页)。

  • 建福

    北辽宣宗孝章皇帝耶律淳年号。1122年,凡1年。

  • 申直

    见“母则黑儿普”(672页)。

  • 高州蛮

    古族名。宋代溪峒地区少数民族。高州原名珍州,其地包括今贵州道真、正安等地。宋初首领田景迁内附,拜珍州刺史。开宝元年(968),以郡多火灾,改名高州,始有其族称。八年(975),田景迁卒,以其子衙内都指

  • 绥远通志稿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民国十九年(1930),李培基任省政府主席,成立《绥远通志馆》,馆长郭象伋,副馆长严肃,主要纂修荣祥,总纂李泰棻。有20余人参加编纂,搜集大批史籍和方志书,并进行了采访,一年多

  • 乐浪公主

    南北朝时期柔然可汗※斛律妻。北燕君主冯跋女。北魏永兴三年(411),斛律为抗拒北魏,与北燕结盟和亲,献3千匹马向冯跋求亲。冯跋不囿于民族偏见,力排众议,以亲女乐浪公主许之,遂在游击将军秦都等2千骑护送

  • 鄂尔多斯高原

    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伊克昭盟境内。黄河3面环绕,与晋陕黄土高原相接。地形从南北缓向中部,中部隆起,海拔约1200米左右,地表呈波状起伏。由于高原风沙,在西部形成著名的毛乌苏沙漠和库布其沙漠。北靠狼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