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太石

太石

古代若干蒙古部落贵族首领的世袭称号。亦作太司、泰实。仿自契丹袭汉制所立“太师”官名。《辽史·百官志》:南北院大王下均设有“太师”,北面部族官、北院属国官亦均有“太师”。位尊职显。蒙古贵族慕之,用以自称,讹转为“太石”。一说系由汉语“太子”一词演变而来。史载,成吉思汗伯父捏坤,俺巴孩汗子合答安均拥用有此称。

猜你喜欢

  • 文帝文皇后乙弗氏

    510—540西魏皇后。吐谷浑族。出生于河南洛阳。先世为吐谷浑渠帅,居青海,号青海王。高祖莫奓率部附魏,拜定州刺史,封西平公。父瑷,为西兖州刺史,母淮阳长公主,魏孝文帝之第4女。年16,被南阳王元宝炬

  • 杨干贞

    五代十国时期云南大义宁国君主。一作杨干真。白蛮(白族先民)大姓。和村(在今云南宾川县)人。《南诏野史》传其为南诏王隆舜私生子,其母带孕适渔人杨氏,故为杨氏子。长仕郑氏大长和国,官至剑川(胡蔚本《南诏野

  • 尉元

    413—493北魏大臣。字苟仁,亦作苟人。代郡人。鲜卑尉迟氏(后改尉氏)。中山太守尉目斤子,世为豪宗。少以善射著称。神䴥(428—431)中,虑贲中郎将,转羽林中郎,迁驾部给事中,赐爵富

  • 宝堂寺

    召庙名。在内蒙古伊克昭盟准格尔旗西部。俗称西召,又名准格尔召。明天启二年(1622),从西藏请来两位喇嘛,始建。蒙古语称葛丹石达力布大尔展林寺。崇祯元年(1628),重修。立两块石碑。清代名为宝堂寺。

  • 柘支

    见“者舌”(1348页)。

  • 谋粘路军民总管府

    元明傣族土司。《元史·地理志》载有该路,但无注释。《泰定帝本纪》泰定二年(1325)有七月诏谕谋粘路记载。《明史·地理志》:“孟定府东南有谋粘路,元泰定三年置”。《读史方舆纪要》:其地在孟定府东南。地

  • 御制平定西藏碑

    碑铭。清圣祖玄烨为平定准噶尔军侵藏,振兴黄教,撰文记述所采措施及全部经过。康熙六十年(1721)立,以满、汉、蒙、藏四体文字勒石,立碑于拉萨布达拉宫前,建亭护之,后移至布达拉宫后山公园内。汉文全文分别

  • 乌鲁木齐都统

    清代新疆迪化州军事长官。统辖乌鲁木齐、巴里坤、古城、吐鲁番、库尔喀喇乌苏,哈密等处满、汉官兵。乾隆三十八年(1773)由参赞大臣改置。驻巩宁城(乌鲁木齐满城)。下设副都统、办事大臣、帮办大臣、领队大臣

  • 北宁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大德十一年(1307),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弟迭里哥儿不花始受封。

  • 杨载福

    即“杨岳斌”(9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