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太和官

太和官

契丹王朝所置官卫名。契丹语称作“阿思斡鲁朵”(“阿思”意为“宽大”,“斡鲁朵”意为“”)。为辽道宗※耶律洪基所置宫名。宫卫制是契丹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辽史·营卫志》:“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卫,分州县,析部族,设官府,籍户口,备兵马。崩则扈从后妃宫帐,以奉陵寝。有调发,则丁壮从戎事,老弱居守。”宫卫有直属的军队、民户、州县,构成独立的军事、经济单位,为帝后私有。主要任务为“入则居守,出则扈众,葬则因以守陵。”各朝所置宫卫名不一。道宗宫卫曰太和宫。以诸斡鲁朵御前承应人及兴中府户置。其斡鲁朵在好水泺,陵寝在上京庆州(治今内蒙古巴林右旗西北查干木伦河西岸白塔子)北,领正户1万,蕃汉转户2万,出骑军1.5万。下辖南京、奉圣州、平州三提辖司,阿厮、耶鲁二※石烈(相当于“县”,或“乡”)、阿厮、耶鲁、得里、糺里、撒不、鹘笃、蒲速斡、曷烈等八※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恩州得里、斡奢得里、欧里本、特满、查剌土邻、糺里、阿里厮迷里等七※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

猜你喜欢

  • 英吉沙尔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维吾尔语“新城”之意。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西部。乾隆二十四年(1759),设总兵。三十一年(1766),改设领队大臣,隶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光绪九年(1883)

  • 奄克孛剌

    明哈密都督。故右都督※把塔木儿子,忠顺王※罕慎之弟。畏兀儿人。弘治元年(1488)自兄被杀后,率众暂住边地。次年,明廷命将回赐罕慎的马驼价物给之。十月,袭都督同知职。五年(1492)受诏与都督佥事阿木

  • 伊克昭盟

    内蒙古诸盟之一。因清代鄂尔多斯部7旗在伊克昭(“大庙”)会盟,故名。现移伊金霍洛旗之成吉思汗陵寝,原在此处。在内蒙古自治区南部、黄河以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北负阴山,多草原,当河套膏腴之地,可耕可牧。

  • 马五

    见“耶律马五”(1307页)。

  • 代子

    清代官名。满语音译,“代替”的意思。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创建八旗组织时规定,牛录额真(满语音译,汉译“佐领”)下设代子2人。太宗天聪八年(1634)改为骁骑校,是牛录额真的副手,

  • 香巴噶举

    藏传佛教教派之一。玛尔巴弟子琼波南交创建,其系一瑜伽行者,在后藏香曲河流域建寺传法,因以得名。其弟子建桑顶寺和葭寺,形成两个支系。该派以胜乐、喜金刚、摩诃摩邪、集密及怖畏金刚等五部本续(密宗)为主要法

  • 弗朵脱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六年(1408)二月设置之弗朵秃河卫、正统后设之弗秃都河卫,皆作费克图河卫。

  • 萨尔浒之战

    明与后金国的战争之一。“萨尔浒”,满语意为“犁挽钩”。明朝为维持其在辽东的统治,于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1618),以杨镐为辽东经略,调集10余万军队(号称47万),企图一举歼灭后金。次年三月,

  • 马儒

    ?—497或499北魏时高昌王。太和十五年(491,一说五年,481,恐误),高车王阿伏至罗立※张孟明为高昌王,未几为国人所杀,众立之为王。以巩顾礼、麹嘉为左右长史。二十一年(497),遣司马王体玄至

  • 清史列传

    书名。清人物传记。80卷。分宗室王公、大臣、忠义、儒林、文苑、循吏、贰臣和逆臣8门,正传1979人,包括附传约2800人。是书不著编纂人,亦无序跋,不详其稿本来源,有人认为:(一)出于原国史馆编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