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盛魁

大盛魁

清代至民国年间蒙古地区著名旅蒙商号之一。与※元盛德、※天义德合称归化城(今呼和浩特)“三大号”。创始人山西太谷县人王相卿、祁县人张杰、史大学等,康熙(1662—1722年在位)中,曾在费扬古军中任伙夫,服杂役,兼为军队采购生活用品,经营随营贸易,积有资金,遂结成“吉盛堂”,后创立“大盛魁”,逐渐发展为拥有巨额资本的垄断商号。许多地方官吏、蒙古王公、上层喇嘛亦投资入股。初期,总号设在乌里雅苏台(今蒙古扎布哈郎特),后改在归化城,以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今蒙古吉尔格朗图)为中心,活动于内蒙古西部和外蒙古大部分地区。乾隆(1736—1795)末年至嘉庆(1796—1820)中,还包办了清政府对外蒙古的税收。道光年间(1821—1850),进一步包办了清政府征收驿站的钱款。每年以砖茶、布匹、绸缎、百货日用品等从蒙古、新疆等地换回大量牲畜、毛皮、药材及土特产品,转销内地各省市。京、津、沪、杭、晋、冀、鲁、豫、湖、广等地普遍设有其分号和羊马店、货栈、茶庄、钱庄、票庄、银号、绸缎庄、米面庄等。民国时期还在归化城兴办长途汽车公司、电灯公司等。其从业人员连同雇用的工人、牧民,有六七千人。贸易总额一般年份约在白银1000万两左右。民国初年,由于受外国资本的排挤以及与外蒙古贸易断绝,在激烈的竞争中,归化城总号于民国十八年(1929)停业。

猜你喜欢

  • 哈玉民

    1918—1960现代医学家。字贵琳。北京人。回族。疡科名医哈锐川之子。幼读经史,稍长承家教,致力于中医学。1937年于华北国医学院毕业后,开始行医。精内外各科,尤以治痈疽,皮肤诸病负盛名。解放后,筹

  • 铜州

    渤海王国置。为渤海3独奏州之一,仅知其领花山1县。州治故址众说不一,或说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南哈尔巴岭一带;一说在渤海“旧国”之地(即今吉林省敦化县境);有说在今辽宁铁岭县地区。辽灭渤海后,其民部分被辽

  • 扩尔坤

    ?—1675清朝将领。满洲镶红旗人,萨克达氏。先世居那穆都录。其祖叶古德率众归附,父喜福晋三等轻车都尉。顺治十五年(1658),任佐领,随征贵州,败明桂王朱由榔之将李成蛟、李定国。康熙元年(1662)

  • 峒首

    参见“峒僚”(1646页)、“峒”(1646页)。

  • 崇禧寺

    召庙名。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60里大青山南麓的鄂奇特山谷。清顺治十二年(1655),额尔德尼达彦齐呼图克图主持兴建。康熙五十二年(1713),赐名崇禧寺。此寺住持名义上为额尔德尼达彦齐呼图克图,实

  • 蒙古丞相

    明代蒙古官名。源于汉族封建王朝。元代因之,设左、右丞相,其数诸帝所设不一,但一直未间断。正一品,授银印,统六官,率百司,居中书令之下。中书令缺,则总中书省事,佐天子,理万机。元末,拥有此称者较多。明初

  • 完颜阿琐

    金宗室、将领。女真族。完颜氏。太祖阿骨打孙,卫王宗强幼子。长身力大。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授奉国上半军,累加金吾卫上将军,居中都(今北京)。正隆六年(1161)十月,世宗完颜雍即位于东京(今辽宁

  • 马秀廷

    民国初年将领。字文仲。云南省陆良县(今属师宗县)人。回族。青年时期投军门吴远安部,屡立战功,由哨兵升管带军门。清光绪九年(1883),中法战争中率定远、镇远两军,同越南人民抗击法国侵略军。收复10余州

  • 火夺都

    蒙古国将领。唐兀人。以质子从成吉思汗征西夏。后任秃鲁花军(质子军)百户。太宗(窝阔台)朝(1229—1241),都元帅纽颛承制以其为千户,从征四川。世祖时,忽都叛于临洮(治今甘肃岷县),受命以蒙古、汉

  • 蒙古军政府

    内蒙古部分王公贵族在日本帝国主义扶持下组织的伪政权。1936年4月24日,以锡林郭勒盟、察哈尔盟大部分王公,及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绥东四旗、阿拉善、额济纳旗若干王公代表,在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右旗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