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延琳

大延琳

?—1030

兴辽国创建者。渤海始祖大祚荣裔孙(一作七代孙,似误)。辽东京(今辽宁辽阳市)人。初仕辽,官至东京舍利军详稳。因户部使冯廷休、韩绍勋“相继以燕地平山之法”绳辽东,民不堪命,遂于辽圣宗太平九年(1029)八月,趁年岁饥,民怨思乱之机,率部起义,囚东京留守、驸马都尉萧孝先及南阳公主,杀户部使韩绍勋、副使王嘉等举兵反辽,建国称王,国号兴辽,建元天庆(一作天兴)。时距渤海国亡已103年。因同谋起事的东京副留守王道平,未约黄龙府守者起事,反背信告变,遭辽诸道兵围剿。遣使赴高丽、女真求援,联络渤海帐司夏行美,终因夏行美以实情密告保州驻军统帅耶律蒲左,使东出之路被辽军阻断。及分兵北取沈州(治今沈阳市),亦因受沈州节度副使之诈,攻之不克,还守东京。以辽各路军次第达东京,四面距城5里筑城堡围之,被迫婴城固守。次年正月,遣使高丽求救,未果,女真人又因路远不能及时赶到,处境益危。八月,部将杨详世暗降契丹,夜开城南门迎辽军,城破被擒杀,起义失败。所部南海城被辽军围困经岁,亦降。此次起义有力地打击了辽的统治,迫使辽贵族作出某些让步:取消对渤海人的横征暴敛,叙用渤海旧族等。

猜你喜欢

  • 母则窝

    见“母则黑儿普”(672页)。

  • 忽鲁

    见“完颜京”(1145页)。

  • 乌斯多

    渤海大首领之一。又作乌思罗、崔乌斯多、崔乌斯。渤海国灭亡后,隶属辽东丹国。后周显德(954—960)初,率30人自东丹国逃投后周。

  • 十大功臣

    为成吉思汗开国功臣※“四杰”木华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四獒”者勒蔑、忽必来、哲别、速不台及二勇将术赤台、畏答儿的共称。随从成吉思汗统一各部,战功最著。详见诸人条。

  • 夏宋和议

    西夏建国初期与宋和议事件。西夏建国初期,为迫使宋朝承认西夏的地位,从天授礼法延祚三年至五年(1040—1042),景宗李元昊屡对宋作战,取得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砦3大战役的胜利,给宋朝以沉重打击。西夏

  • 吐屯发

    见“吐豆发”(766页)。

  • 胡笳十八拍

    词曲名。相传为东汉末蔡文姬(名琰)所作。兴平(194—195)中,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为南匈奴左贤王妻,居12年,被曹操遣使赎归。胡笳为匈奴流行的一种古管乐器。其辞共分18章,每章为一拍,故名。辞中

  • 大宁领朵颜诸卫

    指明代大宁都司所领泰宁、福余、朵颜等兀良哈三卫。详“大宁都司”及“兀良哈三卫”条。

  • 绥远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由督办蒙旗垦务大臣、绥远将军贻谷任总裁,有提调总纂各1人,共有79人参加。是官府主持编纂的方志之一。光绪三十四年(1908)刊印。木刻本。全书11卷,分订6册,8万余字,共22

  • 李谨行

    ?—682唐朝将领、靺鞨首领。※突地稽子。以武勇著称。贞观年间(627—649),父死,袭职,代统部众。唐麟德(664—665)中,升营州(治今辽宁朝阳市)都督。总章二年(669),拜燕山道行军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