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夏宋和议

夏宋和议

西夏建国初期与宋和议事件。西夏建国初期,为迫使宋朝承认西夏的地位,从天授礼法延祚三年至五年(1040—1042),景宗李元昊屡对宋作战,取得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砦3大战役的胜利,给宋朝以沉重打击。西夏也因连年战争,土地荒芜,财力不济,民不堪命。双方都希望议和,经一年多的使臣谈判,在宋对西夏岁赐、割地、弛盐禁、市易与西夏对宋不称臣、自立年号、更名号等问题上经双方讨价还价,议而不决。从天授礼法延祚六年后,由于辽国的插手,谋损害西夏而从宋得益,夏辽又因党项逃人纠纷难决,为此辽向西夏宣战,从而促成夏宋议和。七年(1044)十月,西夏遣使向宋朝进誓表:宋朝承认西夏的合法地位,册封李元昊为夏国主;西夏对宋朝称臣,宋每年赐西夏绢13万疋、银5万两、茶2万斤;逢节及元昊生日,另赐礼物合计银2万两、银器2000两、绢2万疋、衣料2000疋、茶1万斤。宋允于保安军(今陕西志丹县)及高平砦(今宁夏固原)等处置榷场。

猜你喜欢

  • 叱吉设

    隋时突厥将领。※始毕可汗部将(一作弟)。隋大业十年(614),隋臣裴矩为分始毕可汗之势,将宗女嫁之,拜其为南面可汗,不敢受而作罢。致使始毕可汗渐怀怨。后事迹不详。

  • 铁离

    见“铁骊”(1877页)。

  • 直脱儿

    蒙古国将领。又译赤脱儿、者迭儿。斡剌纳儿氏。※阿术鲁(阿察儿)子。初随父从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南宋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时,以功封千户长。太祖十四年(1219),随从西征,隶皇子窝

  • 唐代南诏亲属称谓。《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蛮谓弟为‘钟’”。天宝十年(751),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帅兵伐南诏,大败于太和城。十一年,阁罗凤于邓川(今云南洱源县境)受吐蕃赞普墀德祖赞“赞普钟南国大诏

  • 合亩制

    汉语意译。黎语称“纹茂”,意为“家族”;一般又称“翁堂打”、“翁堂沃工”,即“大家的田”、“大家一起做工”之意。解放前海南岛保亭、乐东、白沙3县交界的黎族地区保留的一种原始家族公社残余组织。解放前夕人

  • 龟兹

    ①西域古国名。又作丘兹、屈支、屈茨、鸠兹等。王治延城(今新疆库车县境)。其王白姓。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6900余,口80000余,兵2100余。国王之下设大都尉丞、辅国侯、安国侯、

  • 嵬名世安

    西夏宗室。党项羌族。夏桓宗时(1193—1206)官武节大夫,天庆四年(1197)正月,奉使金国贺正旦。官至御史大夫。为官廉约清峻,毫不妄取,刻厉若贫士。其所居庐舍萧然,仅以庇风雨。

  • 皇朝藩部要略

    书名。简称《藩部要略》。清祁韵士撰。约成书于嘉庆(1796—1820)至道光(1821—1850)年间。全书18卷。分内蒙古要略、外蒙古喀尔喀部要略、厄鲁特要略、回部要略、皇朝藩部世系表诸门。书以年、

  • 刨夫

    清代东北地区具保领票的合法采参人。初以满洲兵丁或王公府壮丁采参。雍正(1723—1735)初,为杜绝私采,改用官衙发放参票办法。初行招商刨采,将票发放给商人,令其雇觅刨夫,一夫执一票入山。乾隆九年(1

  • 菊儿八速

    见“古儿别速”(4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