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荫侯
见“护国嘉荫侯”(1060页)。
见“护国嘉荫侯”(1060页)。
古桥名。又称大母桥(一说“大母”为蒙古语,意为“联络”)。北魏时吐谷浑建。位于清水川东(今青海循化县东清水河口东)。桥架黄河上,两边垒石条,节节相次,中横施木板,栏有装饰,长约3丈。过桥即白土城。北魏
古代壮族纺织品。亦称桂管布。因产于桂州或桂管(治所在今桂林,辖地约当今广西桂林、柳州及其以北地区)而得名。以苧麻或棉纱为原料,纺织为厚重结实的布料。被列为唐朝的贡品。唐开成年间(836—840),贵族
纪传体断代史书。原称《齐书》,北宋改用今名。北齐、周、隋、唐之际李百药(565—648)撰。50卷。百药字重规,定州安平(今河北安平县)人。隋末官建安县丞,入唐后任中书舍人,参加制定五礼和律令,后官至
1625—1663清公主。名马喀塔。满族。爱新觉罗氏。太宗※皇太极次女,孝端文皇后生。初封固伦公主。天聪十年(1636)正月,下嫁察哈尔林丹汗子※额哲,封额哲为察哈尔亲王。顺治十三年(1656),进固
即“兀鲁兀”(109页)。
见“萧思温”(1997页)。
见“窝阔台”(2297页)。
水名。《辽史》已见其名。古称大辽水,亦曰句骊河,清代有称其中游曰巨流河(一作枸柳河)。有二源,东源“出靺鞨西南山”,即今长白山西麓之萨哈亮山,今称东辽河(旧曰赫尔苏河、外辽河);西源又有南北二源,北源
靺鞨(勿吉)著名七部之一。近代有学者称之为“白山靺鞨”。因依太白山(今长白山)而居得名。居地《隋书》称其“在粟末东南”,约在今牡丹江上游吉林省延边地区一带,或说在松花江发源处。靺鞨诸部中最先臣附高丽的
刊物名。1915年云南回教俱进会振学社创办。教友契吉康主编。社址在云南昆明。以阐释伊斯兰教义,宣传伊斯兰文化,清除回汉隔阂,促进民族团结,改良伊斯兰教育,提高穆斯林文化为宗旨。共出版5期,后停办。此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