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嘉绒语

嘉绒语

我国四川部分藏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也有人认为属藏语支。分布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理县、马尔康县、小金县、金川县、壤塘县、红原县、黑水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色达县和雅安地区的宝兴县,使用人口9万多。嘉绒语有东部、西部和北部3个方言。方言间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语法差别较小,方言间通话有困难。以四川马尔康县卓克基话为例。语音特点是:复辅音很丰富,有200多个,分二合和三合两类,用前置辅音、基本辅音和后置辅音按一定的组合规律构成。单辅音一般在40个左右,塞音、塞擦音分清、浊、清送气3套,塞擦音有舌尖前、卷舌、舌叶和舌面4套,方言中有小舌部位的塞音和擦音。单元音有7个,没有长短、卷舌、松紧之分。复元音以后响为主,有少量前响复元音,辅音韵尾有两类,单辅音韵尾有—p、—t、—k、— m、—n、—、—r、—1、—s9个,4个复辅音韵尾—ps、—ms、—ks、—s均出现在藏语借词中,有高低2个声调,有区别词义和语法意义的作用,但不大。语法特点是:有十分丰富的粘着形态和屈折形态。量词相对说不及其他藏缅语丰富。词类可分为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10类。名词词头与动词、形容词、数词词头有区别。名词有双数和复数、指小和人称领属范畴。前两种用后缀表示,后一种用前缀表示。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复数,双、复数第一人称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量词不丰富,数词可直接修饰名词,数词和量词结合的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动词有人称、数、时态、式、态、趋向等语法范畴。用词根屈折、添加前后加成分、重叠词根等多种形式表达。形容词无级的语法范畴。结构助词不丰富,在句子中的作用相对较小。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一宾一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语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词汇特点是:带词头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在词汇中占的比重较大,单音节词相对来说较少。合成构词时词头一般要去掉,合成方式有并列、偏正、支配、表述。借词主要来源于藏语和汉语,内容偏重在文化、政治方面,藏语借词宗教术语居多数。

猜你喜欢

  • 撒剌哈西

    见“昔剌思”(1345页)。

  • 金穆宗

    见“盈歌”(1714页)。

  • 中亚三汗国

    16至18世纪乌兹别克人创建的布哈拉、希瓦、浩罕三汗国的统称。居民大都操乌兹别克语,信仰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也很发达。19世纪下半叶,相继为沙皇俄国吞并。参见“乌兹别克汗国”(351页

  • 见“琫”(2146页)。

  • 奚国皇帝

    见“回离保”(781页)。

  • 呷札

    参见“俄惹”(1684页)。

  • 楚本

    藏语音译。吐蕃官名。据《德乌佛教史》载,其职能是负责牧业中的旄牛、犏牛、马匹、绵羊及军帐营幕事宜。相当于牧监卓本。

  • 耶律可老

    契丹族。王子班郎君胡思里女。辽圣宗时期,契丹空前强大,开泰九年(1020)十月,西亚大食国遣使进方物,为王子册割(册哥)请婚,次年三月,复请婚,时她为圣宗封公主嫁之。加强了契丹与大食的友好往来。

  • 珞根卡额

    旧时西藏地方政府在※珞瑜的旁兴、加热萨地区设5个珞巴定的俗称。“定”略似内地的乡、保。位于珞瑜地区的东部、雅鲁藏布江沿岸。原为珞巴族聚居地。清光绪七年(1881),※噶郎王统辖了※白马岗,遂在此按地域

  • 主鹘

    参见“中国犹太人”(2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