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萨克语

哈萨克语

我国哈萨克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阿克赛哈萨克自治县,使用人口约111万(1990年)。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及原苏联的其它地区约有790万人(1989年)使用这种语言。现代哈萨克语的主要特点是:在语音方面,有9个元音音位;元音有前元音、后元音、圆唇元音、展唇元音、高元音和低元音之分;没有复元音;元音和谐在书面语里主要表现为部位和谐,而在口语里不但有严整的部位和谐,还有相当程度的唇状和谐;有些双音节词在加领属附加成分时词末尾音节元音ə和i有脱落现象;有24个辅音音位;词根或词干尾音对后续附加成分起首辅音有一定的要求;固有词词首一般不出现复辅音;词首d3和同语族部分语言词首的j相对应;词重音通常落在词的最后一个音节上。在语法方面,名词有数、格、领属性人称和谓语性人称等范畴;与同语族一些语言不同的是,领属第二人称复数形式由带复数附加成分的词加领属第二人称单数附加成分构成;和有些语言相比多了一个助格;动词有态、时、式、人称、数的范畴以及形动词、副动词和动名词等形式;动词加—p形式副动词附加成分,再加人称附加成分构成动词的传闻过去时;有一定数量的后置词;量词不十分发达;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修饰词位于中心词之前;在词汇方面,根词多数是单音节和双音节词;构词的主要方法是派生法和合成法;畜牧业词汇十分丰富;借词主要来自阿拉伯语、波斯语、蒙古语、俄语和汉语。哈萨克语方言划分目前尚无定论。有些学者将中国境内的哈萨克语分为东北方言和西南方言。关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的方言也面临相同的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可以分为北部—西部方言和南部方言。总的情况是哈萨克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别并不很大。现行的哈萨克文是一种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由右向左横写。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现行的哈萨克文是一种以基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猜你喜欢

  • 温迪罕蒲里特

    金将领。隆州(治今吉林农安县)移离闵河胡勒出寨人。女真族。温迪罕氏。智勇有谋。从都统完颜杲取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权猛安(千户长),领军5千,连败辽军于衮古里道、腊门华道。从阿骨打攻燕京(今北

  • 赤盏合喜

    ?—1233金大臣。又作石盏合喜。女真族。赤盏氏。宣宗时,累迁兰州刺史、提控军马。贞祐四年(1216),败西夏兵4万于定西。兴定元年(1217),以功遥授同知临洮府事。冬,权行元帅府,驻来远寨以张声势

  • 林西县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林西县长修纂。民国二十年(1931)成书。5册,大16开,线装本,铅印,约9万字。共5卷:卷1为地理志,包括疆域、山脉、河流、道路、桥梁、公廨、县城、区村、古迹、义田。卷2人事

  • 台海使槎录

    地方志名。清人黄叔璥撰。作者大兴人,康熙朝进士。六十一年(1722),以御史巡视台湾,根据亲身闻见并参阅有关台湾记述诸书,博览综辑而成。全书共8卷,前四卷称《赤嵌笔谈》,五至七卷为《番俗六考》,第八卷

  • 李元阳

    1497—1580明代白族学者。字仁甫(一作仁夫),号中溪,别号逸民。云南太和(今大理)人。祖籍浙江钱塘,元时远祖李顺官大理路主事,落籍大理,至元阳为第九世,与白族相融。自幼善学能文,学问博通,明习吏

  • 只孙

    见“质孙宴”(1467页)。

  • 毛谷斯

    土家族传统戏曲。又称毛故事。流行于湘鄂川黔四省边界地区。每逢过※“赶年”时,与※摆手祭典活动同时举行。以对白为主,间插合唱或对唱。多在坪坝表演,时有观众参与同声演唱或插科打诨,无固定格式。表演时,演员

  • 莽古尔泰

    1587—1632后金宗室大臣。满族。爱新觉罗氏。太祖※努尔哈赤第五子。母富察氏。与德格类(太祖第十子)、莽古济格格同出。明万历四十年(1612),从太祖征乌拉部,克6城,多立战功。四十三年(1615

  • 塔旺布里特甲拉

    见“塔旺布鲁克札勒”(2163页)。

  • 尉迟部

    吐谷浑部落名。原住大非川(今青海布哈河,东入青海湖),属西部鲜卑族。3世纪中叶,西秦乞伏国仁的高祖乞伏利那出处尉迟渴灌于大非川,收众3万余落。其后,部分西迁于阗,故《魏书·于阗传》载:“自高昌以西,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