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和瑛

和瑛

?—1821

清朝大臣。原名和宁,避宣宗讳改是名,字太庵。蒙古镶黄旗人。额勒德特氏。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员外郎。后历任安徽太平知府、四川按察使,安徽、四川、陕西布政使。五十八年(1793),领副都统衔,充西藏办事大臣。不久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在藏8年著《西藏赋》,博采地形、民俗、物产,为之作注。嘉庆五年(1800),任理藩院侍郎、历工部、户部侍郎出为山东巡抚。七年(1802),以废弛政务,匿灾情,解职,戍乌鲁木齐。旋复叶尔羌帮办大臣,调喀什噶尔(今喀什)参赞大臣。九年(1804),授理藩院侍郎,仍留边任。十一年,还京,为吏部侍郎。未几,复出为乌鲁木齐都统。十四年(1809),授陕甘总督。十六年(1811),迁盛京刑部侍郎。后历任工部、兵部、礼部尚书,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充上书房总谙达、文颖馆总裁。卒,追赠太子太保,谥简勤。

猜你喜欢

  • 杜拉特部

    清代哈萨克大(乌拉)玉兹分支部落名。又译都拉特部。其先民一说是唐代西突厥的※“咄陆”,一说为15世纪蒙古“朵豁剌特部”。乾隆二十三年(1758),归附清朝。18—19世纪时,分别游牧于吹河、塔拉斯河及

  • 巴奇兰

    ?——1636清初将领。满族。纳喇氏。又作霸奇兰。祖籍伊巴丹(今吉林省伊通河流域)。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初期,率属来归,隶镶红旗满洲。屡从太祖出征,战绩卓著。沙岭(今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之役,率五牛录兵

  • 唐贵

    ?—1821清代滇西北傈僳族人民抗暴斗争首领。又名唐老大。傈僳族。云南永北(治今永胜县)公母寨人。原为村寨头人。为反对永北土司高善将傈僳族田土夺去卖给汉族地主,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十二月,聚众数

  • 李士彬

    宋朝边将。党项羌族。延州金明(今陕西安塞县)人。※李继周子。仕宋,官殿直,诏管勾部族事。宋天禧四年(1020),任金明县都监,会党项李德明属部宥州羌腊儿劫掠延州熟户门嵬族,率兵击之,斩腊儿,夺马300

  • 拖日气

    小雪橇。赫哲语音译,亦作“拖拉气”,意为“狗爬犁”,因以狗挽拉得名。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旧时赫哲人冬季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出现历史很早,元代已成为这一地区的主要交通工具,据《元史》载,

  • 乙屈利失乙毗可汗

    ?—640唐代西突厥南庭可汗。阿史那氏。※沙钵罗咥利失可汗子。贞观十三年(639),其父在乙毗咄陆可汗与吐屯俟利发合攻下,走死拔汗那(今费尔干纳),同年,为弩失毕五部首领拥为可汗。次年死。

  • 惠龄

    ?—1804清朝大臣。蒙古正白旗人。姓萨尔图克氏,尚书讷延泰子。乾隆二十一年(1756),补翻译书房翻译。二十六年(1761),调户都笔帖式。三十一年(1766),充军机章京。三十五年,(1770),

  • 撼合纳

    元代地名、部名。又译憨哈纳思、合卜合纳思。地形类布囊,因以为名。位于谦河之源(前苏联叶尼塞河上游一支大叶尼塞河)。居民亦以地为名。太祖二年(1207,一说十三年),被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征服,并入蒙古国。

  • 迪烈部

    见“敌烈部”(1882页)。

  • 白伙

    白族的自称,参见“白族”(5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