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延
(309或319——351) 晋代吐谷浑王。姓吐谷浑氏。※吐谷浑之孙,※吐延长子。晋咸和四年(329),父为昂城(今四川阿坝)羌人首领姜聪刺死,继立。誓报父仇,日缚草为姜聪像哭而射之。孝而好学,有才略,习汉族文化,识《书》、《传》等汉文典籍。在位期间,建吐谷浑政权,置长史、司马、将军等职官。为尊祀先祖,始以祖父吐谷浑之名为姓氏、族名及国号。最后扑灭当地羌人的反抗。
(309或319——351) 晋代吐谷浑王。姓吐谷浑氏。※吐谷浑之孙,※吐延长子。晋咸和四年(329),父为昂城(今四川阿坝)羌人首领姜聪刺死,继立。誓报父仇,日缚草为姜聪像哭而射之。孝而好学,有才略,习汉族文化,识《书》、《传》等汉文典籍。在位期间,建吐谷浑政权,置长史、司马、将军等职官。为尊祀先祖,始以祖父吐谷浑之名为姓氏、族名及国号。最后扑灭当地羌人的反抗。
见“海古拉”(1938页)。
见“裴罗将军城”( 2448页)。
契丹传统礼仪。早年,于选举部落联盟首领时举行,开国后沿袭,演化为皇帝登基仪式。相传于遥辇氏阻午可汗时制定。新帝接位,积薪为坛,受群臣玉册,燔柴祀天。具体仪式有两记。《燕北录》载:先于契丹宫内选择9人,
?—907契丹最后一任部落联盟首领。名钦德。出自遥辇氏族。约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后执政。时契丹力量迅速强大,凭借武力,乘中原藩镇之乱,北边防备松懈,逐渐蚕食周邻鞑靼、奚、室韦等部落,并常南下,攻掠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即今新疆吐鲁番东卡拉和加。其南旁即著名的高昌故城。
明代藏区土司机构名。辖地在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北境。原属朵甘思宣慰司部落,附宣慰司进贡袭职。弘治初自宣慰司析出置司。弘治六年(1493),土官僧人阿答儿等来朝入贡,赐宴并彩缎、衣服等。十年(1497)
见“铁弗氏”(1877页)。
?—1783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辅国公格色克长子。乾隆十七年(1752),父卒,袭辅国公。二十年(1755),随清军征准噶尔部达瓦齐于伊犁,奉命由乌
参见“牟干姆”(939页)。
回回拳术名。亦称“叉拳”、“插拳”、“揸拳”。其源传说有3:一为唐时(或明末清初时)西域回回人(或“回鹘”人)查密尔东来传拳于鲁西冠县一带,后世遂以其姓为拳名。二为明末抗倭名将查尚义所创。三由少林派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