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史记

史记

纪传体史书。原称《太史公书》、《太史公记》或者称《太史公》。西汉司马迁(前145—前86)撰。130卷。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少好学,及长漫游名川大山,考察古迹,采集传说。父司马谈卒后,袭承太史令,得以披阅大量图书文献和档案。是书始撰于武帝太初元年(前104),中经受肉刑、陷牢笼之辱,矢志不改,发奋编撰,至征和二年(前91)基本完成。卒后若干年,其外孙杨恽才将此部名著公布于世。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采先秦以来史书、国家档案,尤重实地采访。记事自黄帝迄汉武帝3千年历史,详于战国秦汉。计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130篇,526500字。是书史料搜集广泛,论断精辟,饱蘸情感,文笔生动通俗,为纪传体正史开山,传记文学之首创,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其中本纪、列传等记载不少周边诸族的史迹,尤以《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大宛列传》等为详。以翔实、感人笔触叙述东夷、北狄匈奴、百越、西南夷(夜郎、滇、邛都、巂、昆明、徙、筰都、冉��、白马氐等)、西域诸族及国(大宛、乌孙、康居、奄蔡、大月氏、小月氏、安息、大夏等)之分布、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状况、风俗习惯以及与中原王朝和平交往、军事冲突等,是研究我国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民族史的珍贵典籍。该书流传中有残缺,汉元、成间褚少孙等补缀数篇。后人注释主要有南朝宋裴骃《集解》80卷,唐司马贞《索隐》和张守节《正义》各30卷。宋人将三家注合刊,分排于正文之下。论著有清梁玉绳《史记志疑》、日人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等。选本有王伯祥《史记选》,韩洮琦《史记选注集说》等。现存最早版本为南宋绍熙年间黄善夫刻本,百衲本据此影印。明清以来版本有数十种,其中以武英殿本最为通行。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

猜你喜欢

  • 长昂

    ?—1607明代蒙古朵颜卫首领。又称专难、贵英。成吉思汗部将※者勒蔑(折里麦、济拉玛)后裔,朵颜卫都督※花当重孙,※影克长子。幼失母,由姨母和姑母养育成人。隆庆元年(1567),父南下攻入明境,被火器

  • 武格色

    ?—1665清朝武官。蒙古正白旗人。崇德三年(1638),从安平贝勒杜度征明。至山东,攻利津县,先登克其城,以功赐“巴图鲁”名号,授牛录章京世职。顺治元年(1644),从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镇压农民

  • 彭象乾

    明代湖广保靖司土官。土家族。保靖(治今湖南保靖县)宣慰使彭养正长子。万历二十七年(1599),随舅冉御龙征四川播州有功,旋袭宣慰使。四十七年(1619),奉调亲率5千土兵援辽抗击后金兵。次年,加指挥使

  • 立春仪

    契丹节日仪俗。立春之日。皇帝出就内殿,拜先帝御容,臣僚于殿前石阶合班,拜。帝进御容酒,戴幡胜,并赐群臣。随之与土牛前上香,三奠酒,教坊动乐,侍仪使跪进彩杖。帝鞭土牛,臣僚跪左膝,受彩杖。司辰报春至,鞭

  • 恒王

    ①辽封爵。乾亨二年(980),景宗长子耶律隆庆受封,时八岁;开泰(1012—1021)初进封秦晋国王。太平(1021—1031)中,后族萧朴迁北院枢密使,进封。 ②金封爵,大国一字王号。《金史·章宗纪

  • 阙利啜碑

    突厥文碑铭。1912年波兰学者阔特维奇在蒙古国乌兰巴托附近之伊赫·和硕特地方发现。故又称伊赫·和硕特碑。碑今仍存发现地。碑文刻在石碑四边,共29行,残破颇甚。约建于唐开元九年(721)左右。碑主为暾欲

  • 迈玛达理汗

    ?—1842中亚浩罕汗国首领。又译玛达里、迈玛达里、买玛特·爱里、迈买底里。本名穆罕默德·阿里。乌兹别克族。道光二年(1822),兄爱玛尔汗卒,袭汗位。因年轻,政权为明巴什阿哈胡里、迈玛特习普里把持。

  • 大元义

    ?—793渤海国第四世王。文王大钦茂族弟。唐贞元九年(793,一作十年)钦茂死,因世子宏临早卒,得继王位。因立非众意,疑位不保,对下“猜虐”,立仅数月,被国人杀害,众推宏临子华屿为王。元义死后无谥号,

  • 翁木

    见“做水鬼”(2072页)。

  • 宁北妃

    即“慈善夫人”(24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