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台湾抚垦总局

台湾抚垦总局

清光绪朝在台湾设置的负责抚垦事务机构。光绪十二年(1886),台湾巡抚刘铭传为加速台湾的开发与建设及进一步招抚居于内山的高山族,促进其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加强台湾海防而奏请设置。由巡抚兼任总局大臣,以在籍太仆寺正卿林维源为帮办,驻大嵙崁,隶巡抚,总理全台抚垦事务。划分全台“番地”为三路:自埔里社以北至宜兰为北路;自埔里社以南至恒春为南路;自埔里社以东至台东一带为东路。于各地设抚垦局或分局,均隶总局。各抚垦局内设委员、幕宾、司事、通事、局勇、医生、教读(以教“番人”读书)、教耕(以教“番人”耕田)等。又在抚垦局下设置“番市司事”,管理高山族和汉族的民间贸易。

猜你喜欢

  • 丁澎

    约1622—1686清初诗人。字飞涛,号药园。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回族。明初回回诗人※丁鹤年后裔。丁大绶子。少有俊才,能文,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初官刑部,继调礼部郎中,典河南乡试。后以事牵

  • 改土归屯

    清朝废土司设屯官的措施。通行于四川藏族地区、青海撒拉族地区等。乾隆(1736—1795)年间,清政府镇压四川杂谷、嘉绒及大小金川土司后,废除土司制,设屯官统治其地,屯设守备、千总、把总、外委等武职,依

  • 阮里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雅尔河卫,《辽东志》误“河”作可。永乐五年(1407)底,阮里河等处女真首领至京朝献,赐袭衣。六年(1408)正月,与秃都河等7卫同时设立,辖今黑龙江省嫩江支流雅鲁河

  • 喃字

    15世纪以后越南借用汉字和仿照汉字形式书写越南语所创造的文字,称“喃字”。京族迁入我国后,沿用为本民族民间土俗字。采用汉字构字方法,以汉字表音表义(左边表音,右边表义)。因其笔划过繁,结构复杂,仅限于

  • 五溪

    汉武陵郡境内五条溪流总称,由今湖南沅江支流组成。五溪所指,各家不一。据《水经·沅水》载:“五溪谓雄溪、��溪、力溪、无溪、酉溪”;《汉纪》引《水经》则记为:雄、ᖡ

  • 保塞羌

    参见“守塞羌”(902页)。

  • 忽里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忽鲁山卫,《满洲源流考》作呼勒山卫。正统(1436—1449)后设。

  • 宁道务

    唐代少数民族地方官员。岭南道钦州人。族属乌武僚(壮族先民)。出身钦州豪门大酋。唐宁越郡都督※宁长真之孙。唐天授至天宝年间,先后被朝廷委任龙州、爱州、郁林州牧,后擢新州、封州刺史。卒于任上,归葬故里。

  • 梅鋗

    于越人。传说先世为越王子孙,因避楚,举族迁丹阳乡,更姓梅。周末,散居湘沅。秦时,随族人徙南海台岭。秦末,番阳令吴芮叛秦,甚得民心。闻知,令族人户出壮丁1人,“编为什伍”,投奔吴芮,劝芮

  • 瑰古

    古族名。即“回鹘”。参见“回纥”(7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