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化隆

化隆

县名。位于青海省东部。治所在巴燕镇。地处黄河流域,为青海古代文化发源地之一。古属西羌,南北朝时设郡县。唐于其地置廓州。安史之乱后,地入吐蕃,历为唐、蕃交战之地。宋时唃厮啰于此建立政权。元初为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辖地。元至十八年(1281),改由甘肃行省西宁管辖,建有夏琼、尖扎嘛呢康等寺。明分属陕西行都指挥司西宁卫及碾伯守御千户所管辖,建有千百户制度,万历六年(1578),三世达赖索南嘉措应俺达汗邀请,途经该地。明初,分属甘肃布政司西宁府之西宁、碾伯二县。乾隆九年(1744),设巴燕戍格抚番厅,碾伯南山后藏民12族及西宁南山后藏民16族隶之。民国初改为巴戎县。1928年改名巴燕县。1931年复名化隆县。1954年建立化隆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自治县。居民有回、汉、藏、撒拉等族。

猜你喜欢

  • 上察隅

    区名。今西藏东南部察隅县设置的区级行政单位,区府驻松冷。除藏族、珞巴族外,现有巨玉、德麦、车另、如苏等4个僜人聚居的自然村。参见“察隅”(2473页)。

  • 骆将

    骆越人首领。参见“骆越”(1782页)。

  • 苍旺

    清代四川杂谷土司。藏族。※土司班第尔吉之子。雍正(1723—1735)年间袭职。居官狡悍,抗不请袭、奉调。妄令所属民众按户上纳酥油,擅给各土目执照,凡派遣兵马,俱听彼提调,不许别有应付。邻近部落多被招

  • 新疆要略

    即“西陲要略”(705页)。

  • 见“賨人”(2294页)。

  • 强尔记

    蒙古地区佛教寺庙授予的学位名。又译作“巧尔气”。意为“经律论兼通者”。地位在※阿棱经巴”之上。如绥远(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有巧尔气的活佛,即因其精研三藏获此学位。他所建立的寺庙亦以其学位之名命名为“巧尔

  •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清代喀尔喀蒙古最大转世活佛。佛教传说,有十五位先世(详哲布尊丹巴先世源流)。第十五位先世即达拉那达(亦译多罗那达),为觉囊派高僧,受西藏诸活佛派遣,至蒙古掌教,由第四世达赖喇嘛授予“大慈迈达哩胡土克图

  • 镇夷关

    参见“镇南关”(2511页)。

  • 达珠尔巴勒

    珞巴族迦龙部落方言音译,意为“悬吊鸡蛋”。旧时神判名称之一。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珞谕地方。当发生民事纠纷时,各自拿出同等数量的牛,交给村落首领,并到特定的房子举行神判。届时,在房梁上吊一鸡蛋,巫师念咒后,

  • 全顺

    ?—1865清朝大臣。蒙古正兰旗人。萨尔图拉氏。咸丰六年(1856),翻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九年(1859),授散馆编修。十年,赴钦差大臣僧格林沁营听调。十一年(1861),以直隶、山东、河南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