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凉山彝族四十八甲

凉山彝族四十八甲

解放前四川凉山部分彝族的保甲组织。1922—1923年间,西昌县礼州李子沟(今喜德县红玛区)黑彝奴隶主列额马达绝嗣,家族中的哈尔达阿火等欲瓜分其遗下的48户娃子(包括曲诺、阿加、呷西)。娃子们在曲诺吉武罗五、呷洛捷加等人的倡导下群起反对。会国民党川康军阀邓文富部下团长孙子汶以保护交通为借口,将48户调至大路附近,划入自己的统治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保甲组织。附近一些地区受到影响,以曲诺等级为主,包括黑彝统治下的阿加、呷西,共同掀起了反抗黑彝奴隶主统治的斗争。凡取得斗争胜利,把黑彝奴隶主赶跑或杀绝的地方,都相继建立了保甲组织,不论户数多少,通称“四十八甲”,故此称变为有特定含义的专有名词。建立此组织者,西昌县有石家乡、大桥区;冕宁县有大平坝、铁厂、拖乌、后山、沙坝、河边乡、南河乡;喜德县有新民窝、则莫村、勒老摩、马黑卓、波罗、半帛、沈干、原野坪、登相营、藤地、中坝、瓦布尔楚、老罗沟、大路呷基、黑陵子等地。有些地方得到邓文富人员、武器的支持。“四十八甲”人户摆脱黑彝奴隶主统治,成为地方军阀管辖的百姓,向邓文富、孙子汶等纳粮,出夫役、当兵,承受的基本上是封建性质的剥削。

猜你喜欢

  • 丹增达赖

    见“达赖汗”(729页)。

  • 蒙格

    ①见“蒙哥”(2324页)。 ②解放前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的家支大会。彝语音译,意为“大会”。讨论家支成员被杀,财物、土地被抢夺、婚姻纠纷等事端的对策,及是否打冤家。如系决定冤家械斗的大会,除诺伙家支成员

  • 瓜什则寺

    藏传佛教寺院。藏语“瓜什则加萨尔雪扎图丹群科”,意为“瓜什则加萨尔圣教法轮讲经院”。在青海同仁县瓜什则乡。建于明代,据《噶丹嘉措传》,瓜什则噶居活佛于瓜什则地方建寺和禅院(即秀古宁寺),后由瓜什则铁念

  • 来宾馆

    十六国时期前秦专门用来接待远方来客、怀柔诸族豪酋之宾馆。东晋永和十年(354),以乞没军邪遣子入侍,苻健遂下令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平朔门置来宾馆以处之,后遂用以接待远来的诸侯首领及来使。

  • 章朗六措

    旧时西藏门隅地区行政区划的俗称。一作“章朗六部”。藏语音译, “章朗”为河名(又称“鲍罗里河”),意为“蚊(蜂)沟河”。18世纪初按地域区划的六措为:申略措、桑德措、里措、南西天德邦措、曲措和德让措。

  • 唆鲁和帖尼

    ?—1252蒙古国王妃。又译唆鲁禾帖尼、莎儿合黑塔泥别吉,后世尊称为别吉太后。“别吉”为部落首领之女的称号,有“公主”之意。克烈部※札合敢不之女。南宋嘉泰三年(1203)克烈部败亡后,赐给※拖雷为妻,

  • 段日陆誊

    晋代鲜卑段部首领。《晋书》作段就陆眷。出于东部鲜卑,世居辽西。初因乱被卖于渔阳乌丸大人库辱官家为奴,备受凌辱。曾随主至幽州参加诸大人集会。后渔阳饥,受命率众至辽西求食,招诱亡叛,遂至强盛,段部日兴。卒

  • 墨尔色

    即“郭道甫”(1904页)。

  • 蚩尤

    古代九黎部落首领。传说有兄弟81人(81个氏族),能制造刀戟弓弩等兵器,能呼风唤雨,勇猛善战。曾与黄帝和炎帝两大部落争斗不已。后兵败涿鹿(今河北涿鹿县东南),被黄帝所杀。其冢在今山东东平县。有谓乃“南

  • 寿明阿

    1885—?近代蒙古王公。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后旗人。1912年任科尔沁右前旗协理。1916年被封为辅国公。1917年任北京政府参议院议员。1922年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部顾问。1923年任总统府顾问。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