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内蒙古人民革命党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

简称“内人党”。又称“内蒙古国民革命党”““内蒙古国民党”、“内蒙古民族党”、“内蒙古平民革命党”等。第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内蒙古各阶层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带有政党性质的统一战线组织。1925年10月,在张家口成立。其基本纲领是:宣传、组织发动各阶层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反封建军阀,反蒙古王公的反动统治和民族压迫,实现民族平等,建立人民民主自治政权。1926年创建内蒙古人民革命军,开展武装斗争,一度在乌审旗建立革命政权。初,党的中央领导权被白云梯等少数官僚政客和封建上层所窃据,所有革命活动均在以共产党人李裕智、吉雅泰等为核心,包括大批蒙古族革命青年和农牧民运动骨干组成的左派的领导之下,胜利展开。1927年夏,白云梯等乘大革命失败之机,公开叛变革命,党的组织陷入瘫痪。同年8月,在乌兰巴托召开内人党特别会议,撤销白云梯等人的党内职务,选出以孟和乌力吉为首的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后因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实际上已不复存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内蒙古东部地区少数封建上层企图恢复其组织并以之取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47年7月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工作委员会成立,被正式宣布取消。

猜你喜欢

  • 鲁阳蛮

    南北朝时鲁阳地区诸民族的总称。以地名为族称。分布在荆州东北部,今河南鲁山一带。北魏景明三年(502),在鲁北鷰等人率领下聚众攻颍川(今河南许昌北)。魏宣武帝诏左卫将军李崇讨平之,徙万余家于河北诸州及六

  • 耶律佛顶

    辽末降金将领。契丹族。天祚帝时,官永兴宫使。时辽王朝内外交困,东北女真迅速强大,深入辽地。天庆六年(1116),为抗御女真,受任监军,从都元帅耶律淳招募“怨军”,后怨军溃。继为显州路都统,在沈州(今辽

  • 秃巴思

    即“秃巴”的复数(1082页)。

  • 参见“百越”(747页)。

  • 米西苏

    部分彝族的自称。彝语音译,意为“会种水田的彝人”。主要居住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及冕宁县等地。详见“彝族”(2594页)。

  • 巴子国

    见“巴”(403页)。

  • 古代对江淮流域以南地区诸民族的泛称。亦称蛮夷、南蛮。常冠以地理名称专指某一地区的若干族,并随不同历史时期地理名称的演变而改其族称,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荆蛮,秦时称※黔中蛮,汉代称※武陵蛮、※五溪蛮、※

  • 山达

    参见“山哈”(118页)。

  • 特卜登卡拉森丹辛嘉措

    见“对音库尔呼图克图六世”(643页)。

  • 龙麻阳

    ?—1513明正德年间苗族暴动首领。湖广镇溪(今湖南吉首县)人。苗族。正德六年(1511),与贵州铜仁苗民※龙童保等率镇筸五寨、平头、乌罗(今贵州松桃西南)等处苗民起事。得土官李椿、筸子坪百夫长龙真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