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院部
※契丹部族名。在※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该部与※五院部原为一部,曰※迭剌部,由益古及其弟撒里本统领,辖六营,为遥辇氏部落联盟中力量最强大的一部,后梁开平元年(907),※耶律阿保机即以该部夷离堇(军事首领)称帝。契丹开国后,以该部力量强大难制,为分解其力量,将其分为五院、六院二部,以六爪(爪,百数也)为六院部置夷离堇统之。辽太宗会同元年(938),改夷离堇为大王。部隶北府,镇南境。其大王及都监春夏居泰德泉北,秋冬居独卢金。下领辖懒、阿连、斡纳拨、斡纳阿剌等四※石烈(县,一作乡)。
※契丹部族名。在※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该部与※五院部原为一部,曰※迭剌部,由益古及其弟撒里本统领,辖六营,为遥辇氏部落联盟中力量最强大的一部,后梁开平元年(907),※耶律阿保机即以该部夷离堇(军事首领)称帝。契丹开国后,以该部力量强大难制,为分解其力量,将其分为五院、六院二部,以六爪(爪,百数也)为六院部置夷离堇统之。辽太宗会同元年(938),改夷离堇为大王。部隶北府,镇南境。其大王及都监春夏居泰德泉北,秋冬居独卢金。下领辖懒、阿连、斡纳拨、斡纳阿剌等四※石烈(县,一作乡)。
?—1165金将领。上京(治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纳鲁浑河人,其先居于兀冷窟河。女真族。完颜氏。从右副元帅完颜宗蒲攻宋,督军事。天眷元年(1138),授本班祗候郎君详稳。后从军泰州路,为万户,领银术可等
古山名。今朝鲜境内之狼林山脉,有说为长白山及其南支的总称,或说即长白山。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设置的玄菟郡有西盖马县,因位于山之西而得名。山以东为东沃沮地。西汉以后,此山在高句骊境。
参见“镇南关”(2511页)。
1679—1732清宗室。满洲镶白旗人。爱新觉罗氏。※康熙帝第五子,※雍正帝之弟。康熙三十五年(1696),随父征准噶尔部噶尔丹,掌镶黄旗大营。三十七年(1698),封多罗贝勒。四十八年(1709),
五代后晋君主※石敬瑭之父。又作石绍雍。一说其先世本西域石国胡人。后随沙陀朱耶氏自甘州入居灵武,故又称为西突厥别部沙陀人。一说本卫大夫石碏、汉丞相石奋之后。汉衰,关辅乱,子孙流落西裔,故也称其先为西夷。
明代蒙古族画家。字仲乐。明宫廷太监。博雅多识,专工人物鸟兽画。明人夏文彦《图绘宝鉴》赞其丹青“下笔无痕,为一代之妙”。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诸宫下均设抹里。速稳为辽太宗※永兴宫下之一抹里。
1606—1658清初将领。别名盛年。汉军镶黄旗人。原籍满洲,姓佟佳氏。初袭父佟养正游击世职。天聪五年(1631),从太宗征大凌河立功,加世职为二等参将。崇德三年(1638),授兵部右参政。五年,从睿
回族社团。1931年在南京成立。由王曾善等人发起。以联络感情,研究学术,促进教务、服务社会为宗旨。主要工作为:研究伊斯兰教各种学术;研究三民主义,使之与伊斯兰教义互相参照;征集并介绍有关之书报;推进教
清末回民学校。光绪二十九年(1903),由四川成都回族志士马昌华、马馨吾、伍海澄、马义亭等创办。后改为清真小学校。校址在城内永靖街(俗称皇城坝)左侧东鹅寺巷。校舍由马馨吾之曾祖父捐赠。招收回族贫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