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六族共和

六族共和

民国初年达斡尔族部分上层人物提出的政治主张。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后,孙中山提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政治主张。北洋军伐在东北地区推行对少数民族实行掠夺和愚昧的民族压迫政策,致使达斡尔族知识青年,只有以蒙古族身份才能在沈阳、北京等高等学府读书,不承认达斡尔族的民族地位,激起达斡尔上层人物和知识界的极大不满。为摆脱民族困境,争取民族平等,达斡尔族敖明泰、金鹤年、钦同普等,在孙中山提出“五族共和”政治主张的基础上,提出“六族共和”,争取加进达斡尔族,以改善本民族的政治地位。

猜你喜欢

  • 苗金台

    ?—约1451明正统景泰年间苗民起义首领。贵州镇远人。苗族。正统十四年(1449),三月,自称顺天王,率洪江等地苗民起义。联合湖广、贵州边界苗众,反征粮征款,反苛税杂役,攻靖州土官衙门及湖广、贵州一路

  • 新疆婼羌米兰藏文木简文书

    唐代吐蕃文书。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考古队于1959、1973及1974年先后发掘。多为木简,亦有少量纸写文书及写于髂骨上的骨片。这些出自新疆婼羌(今若羌)米兰地区的木简、文书原件,今藏新疆维吾尔

  • 神玺

    北凉段业年号。397—399年,凡3年。

  • 皮筏子

    亦称筏子,古称革船。黄河中、上游一带回、东乡、保安、撒拉、汉等民族传统水上运载工具,以兰州一带为最多。由来已久。据《水经注·叶榆水篇》载: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曾遣兵乘“革船”南下水。《旧唐书

  • 沙木胡索特

    ?—1930清末民初新疆哈密王。维吾尔族。光绪七年(1881)袭爵,为第八代维吾尔王。在领地内实行残暴农奴制度,残酷压迫剥削农民,引起人民不断反抗。三十三年(1907),与阿克苏道尹杨增新、巴里坤道台

  • 隆禧院

    见“隆禧总管府”(2138页)。

  • 尚虞备用处

    俗称“粘杆处”(2120页)。

  • 哈诺墨拉

    1893—1945蒙古族抗日将领。又名奇金山。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人。出身于台吉贵族家庭。在本旗任官职时兴办工厂、学校,发展经济,改善群众生活,提高文化教育。抗日战争时期,反对国民党反共活动,与陕北工

  • 咸补海

    见“俺巴孩”(1884页)。

  • 勒氏

    匈奴姓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史称其族“多勇健”(《晋书·北狄·匈奴传》)。晋代,屡聚众反抗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