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八枝箭人民反抗斗争

八枝箭人民反抗斗争

近代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八枝箭人民反封建的斗争。由于旗札萨克对八枝箭人民进行加倍的奴役和压迫,并强行征兵,进行种种勒派,以福泰为首,先后于咸丰三年(1853)、六年(1856),派代表到盟长衙门和清理藩院呈控,但毫无结果。于是在福泰和常明等人领导下,组织群众,踞守村寨,拒不比丁、从征,抗交所有差派,坚持斗争达数年之久。清政府曾多次催令热河都统、卓索图盟长和旗札萨克拘捕福泰等人,所派官员均被民众逐出。太平天国被镇压后,清政府于同治九年(1870)派兵逮捕了常明(福泰先已病死)等人发配南方充苦役。为平息民愤,清廷也查办了一些旗府官吏。

猜你喜欢

  • 沙格德尔

    1869—1930近代蒙古族民间诗人。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右旗查汗木仁人。出生于贫苦牧民家庭。因家境贫困,7岁被送入林东召当喇嘛,在寺内习经、干杂活,同时开始编唱“好来宝”,曾因讽刺活佛喇嘛,揭露其虚伪

  • 姜戎

    古族名。又称姜氏之戎。本羌人之一部,居姜水(陕西宝鸡地区),与周族关系密切。周族西迁于岐下,与其结为婚姻集团。西周初,大批向东迁移。周宣王三十九年(前789),迁居晋北的一支与周战于千亩,周师败。其余

  • 召片领

    傣语音译,意为“广大土地之主”。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最大封建领主和最高统治者。相传公元1180年傣族部落联盟大首领叭真入主勐渤(西双版纳)后成为第一代召片领,自是子孙相袭。元明以来中央王朝在此地建立

  • 吐纥山

    古山名。一说为今小兴安岭北端(也有笼统指小兴安岭者);或说是大(内)兴安岭(也有具体指诺敏河南之土库尔山)。南北朝至隋,北室韦绕此山而居。

  • 王二万

    元代大德年间八番起义首领。桑柘(今贵州境内)人。布依族。大德二年(1298)四月,与马虫等率八番少数民族群众起义,杀巡检。联络300余寨,7千余人,仡佬族也起而响应,众人持竹契长刀抗击元军。后遭湖广平

  • 花翎

    即孔雀翎。清代官员的冠饰。以孔雀翎上的一目晕为一眼,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眼多为贵,以得此种翎顶为殊荣,其中满洲、蒙古官员居多。清初,以宗室亲王、郡王、贝勒的地位特殊,均无戴翎之例;贝子、固伦额驸(

  • 房式

    ?—812唐朝官员。河南人。鲜卑房氏(屋引氏)。一说其先房乾本出清河房氏。晋初使鲜卑,留而不遣,后裔随北魏南迁。唐朝宰相※房琯侄(一说族孙)。登进士第,被李泌辟为从事。德宗贞元二年(786),及泌入为

  • 葱岭西回鹘

    参见“回纥”(780页)。

  • 黄明堂

    1866—1939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因排行第八,人称八哥。广西钦州大寺人。壮族。早年投身会党,好侠行义,颇有组织才能,被会众举为首领。光绪末年,在广西镇南关一带开展反清斗争。后率部投奔孙中山,加

  • 根多

    珞巴族对调解人的称谓。又作根东、格杭杜、布胡特。一般自然形成,亦有推举产生。由有德才、机智勇敢、阅历资深、精明强干、能言善辩、办事公正,并享有威望的男性或少数女性充任。调解村寨或氏族内外的纠纷,受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