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克牙气克

克牙气克

滑雪板。赫哲语音译。亦作“刻雅奇刻”或“恰尔奇刻”。汉语俗称“踏板”。旧时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猎人冬季追捕野兽的交通工具。一般以稠李树制作,也有用白桦、柞、榆等木做的。宽约5寸,厚3分,长度以猎人的高矮而定,比人高度稍长一些。中间厚,两头薄而翘起,前端翘度大而窄,后端翘度小而宽。中间有两对孔眼,用以穿皮条绑扎脚上。板底有用鱼鳔粘合狍或鹿、犴的腿皮,毛尖朝后,防止爬山时往后滑。穿之在密林雪地上滑行,快如奔马。赫哲人只用一普通木杆作滑杆,上山时作拐杖以助攀登,下山时支撑以掌握方向。

猜你喜欢

  • 海乙寺

    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名。在今甘肃省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地区。清同治(1862—1874)年间修建。1929年马仲英事件时被焚烧殆尽。1937年重建。为保安族地区规模最大之清真寺,内设有阿拉伯文

  • 漂草杆

    西藏东南部察隅地区僜人神判方法之一。在一口大铜锅中将水烧沸,由巫师将两根草杆并在一起放进水中,若草杆仍并拢一处没有分离,表明原告有理、被告无理,反之表明被告理直、原告理曲。解放前僜人常以此法断定事理不

  • 期美策汪

    清代西藏地方官员。为人干练,熟谙营务。光绪十四年(1888),充当东科尔,曾帮仔琫公所书算。十七年(1891),补放七品管理牛厂第巴,升六品觉木林营官,二十三年(1897)调补六品白浪营官,二十五年(

  • 昔剌斡耳朵

    蒙古汗的夏季帐殿。又译昔剌兀鲁朵、失剌斡耳朵。太宗时建于月儿灭怯土,地在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西金河上游;一说位于和林东南山地;一说在额德河流域。“昔剌”意为“黄”,“斡耳朵”意为“帐殿”,即“黄色

  • 哈剌阿思兰都大

    蒙古国时期高昌畏兀儿人。玉龙阿思兰都大之子。高昌“巨室”,“都大”即“巨室”之意。成吉思汗四年(1209),畏兀儿亦都护巴尔术阿而忒的斤战胜蒙古夙敌蔑儿乞部脱脱子忽秃后,遣其与察鲁等4人向蒙古奏捷。后

  • 西域总志

    见“西域闻见录”(711页)。

  • 仪宾倘不浪

    即“赵全”(1608页)。

  • 龙鹄

    见“龙涸”(494页)。

  • 鸡肝卜

    珞巴族的主要卜卦形式。由“米剂”(卜卦师)、“纽布”(巫师)及一些有经验者主持。卜卦时,一手持鸡,一手执小刀,口唱即兴自编的曲调,随后杀鸡剖腹取肝,用水清除血污,察看鸡肝正反面和肝边上的卦位及卦符呈现

  • 彭志显

    明代湖广保靖州(治今湖南保靖县)土官。土家族。大喇巡检司土舍※彭惠子。承袭大喇巡检司土舍,协理司事。嘉靖三十五年(1556),应调随征浙江倭寇。次年,追剿倭寇至淮安梅口,纵火焚倭舟,获大胜,为国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