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先零羌

先零羌

※西羌的一支。又作西零,别部有滇零。以游牧为业。自西汉文景时击败烧当部占有湟水流域沃地后,部落始强盛。汉武帝开河西,起令居塞,遂于元鼎五年(前112)联合封养、牢姐等部合兵10余万,攻汉令居(今甘肃永登东南)、安故(今甘肃临洮东南),围枹罕(今甘肃临夏)。汉出兵10万平定。部分西移至西海盐池左右,其余向南迁移。宣帝时(前74—前49年在位),纷渡湟水畜牧,以汉出兵干涉,遂于元康三年(前63)再次起义。后为汉赵充国将兵镇压。新莽时(公元9—23年)又起义,东汉初年为来歙等击平,部分迁居天水、陇西、三辅等地,其余南徙至西倾(羌)山,与钟羌错居杂处。永初元年(107),西羌大起义爆发,首领滇零率领所部与钟羌攻入陇西,断陇道,北上至北地郡,建立政权,自称天子。战后,部众分居于凉州东部诸郡和并州、三辅等地,不断反抗东汉政府。中平元年(184),居于北地郡的一部首先发动起义,联合湟中诸羌与义从胡,立北宫伯玉为将军,杀护羌校尉,占据金城,东下陇西、汉阳等郡,进攻三辅,给东汉政府以沉重打击,加速了东汉的灭亡。魏、晋时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皆有其余众。后渐与当地汉族及其他民族融合。

猜你喜欢

  • 鸭渌府

    渤海王国置。号西京。为渤海15府之一。因滨临鸭绿江故名。领神、桓、丰、正4州。治神州,故址即今吉林省浑江市临江镇(原临江县治所在);一说在原临江县治西南葫芦套村江对岸的长城里。辖境属高丽故地,约有今辽

  • 骆侯

    骆越人首领。参见“骆越”(1782页)。

  • 伍员

    ?—前484字子胥。春秋末年吴国大臣。原为楚国人。父奢曾任楚国太子建师傅,后遭奸臣费无极诬陷与太子建蓄意谋反,被楚平王执杀。员被迫出走。楚平王闻讯通令各重要关口悬挂其像,派兵把守,能捕获者赏粮5万石、

  • 和讬

    ?—1646清初将领。满族。栋鄂氏。阿兰珠伯父之孙,三等轻车都尉郎格次子。清太祖努尔哈赤时,父子随栋鄂部屯长阿格巴颜来归。初任佐领。清崇德七年(1642),从郑亲王济尔哈朗围明锦州,招降明辽东总兵祖大

  • 帕竹扎巴坚赞

    1374—1432藏传佛教帕竹噶举派僧人。《明史》作吉剌思巴监藏巴藏卜,又称扎巴坚赞贝桑波。藏族。其祖绛曲坚赞为帕竹政权首脑,势力显赫。8岁任泽当寺主,11岁辞任,赴乃邬栋孜任万户长职。明洪武二十一年

  • 后燕惠闵帝

    见“慕容宝”(2437页)。

  • 大黄史

    即“古代蒙古汗统大黄史” (444页)。

  • 宁纯

    唐廉州刺史。字如和。岭南道钦州人。族属乌武僚(壮族先民)。隋合浦太守宁宣之子。自幼聪敏,颇善诗书。唐武德(618—626)初,父病卒,唐高祖下诏钦准其袭父职。勤于政务,抚众有方,州民各安生业,社会秩序

  • 纳失失

    元代一种织金锦缎名称。又作纳石失、纳赤思。《元史·舆服志》:“纳石失,金锦也。”源于阿拉伯语、波斯语。此种锦缎“缕皮傅金为织文”,华丽名贵,种类甚多。原产于波斯及中亚等地,很早即由回回商人运销至蒙古等

  • 都沁·都尔本

    明代全蒙古的统称。蒙古语音译,意为“四十四”。汉语译作“四十四部”、“四十四万户”、“四十四万人众”等。实为概数,非指具体户数或人数。当时蒙古人习惯称东蒙古(鞑靼部)为“都沁”(四十万),称西蒙古瓦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