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会首

会首

青海玉树喇嘛寺掌管贸易之人。一般由寺院喇嘛推举。每二年或三年外出进行贸易一次。盈利所得,部分由寺僧均分,余下部分供自用。亏损财要藉财产以供赔偿。

猜你喜欢

  • 正隆

    金海陵王完颜亮年号。1156—1161年,凡6年。

  • 韩贵

    ?—约1437明代撒拉族土司。青海循化(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撒拉族。韩撒都剌子。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袭职。宣德十年(1435),从征阿鲁台朵尔只伯等,以功于正统元年(1436)升任副千户,二

  • 天魔舞

    见“十六天魔舞”(10页)。

  • 梅里

    契丹语官名。一说源于突厥语“梅录”。《辽史·国语解》称: “梅里,贵戚官名。述律皇后(即辽太祖后※述律平)族有慎思梅里、婆姑梅里,未详何职。”据《百官志》,契丹于北面族帐官中,在※舍利司下设有此职。通

  • 速不台

    1176—1248蒙古国大将。又译雪不台、速别额台,速不䚟等。兀良哈氏。哈班次子。骁勇善骑射,享“把阿秃儿”(勇士)称号。与铁木真(成吉思汗)五代世交。初以质子侍铁木真,任百户长。宋嘉泰

  • 额尔类

    见“额勒里”(2532页)。

  • 黎婺山石刻

    又称《小黎母山石刻》、《虞山石刻》。元代深入五指山区征黎标记。在今海南省乐东县尖峰岭下。有元一代对黎族人民曾进行无数次残酷镇压,并深入“人迹罕至”的黎族腹地,据《定安县志》载:至元三十一年(1294)

  • 古拉密

    狍皮上衣。鄂伦春语音译。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是鄂伦春人旧时的传统服装。用五六张夏季或初秋带毛的狍皮(俗称“红杠子”)制作,五六天制成,一般能穿二三年。式样与短的※“苏恩”相同,春夏秋

  • 觉罗桂芳

    ?—1814清朝大臣。字香东。满洲镶蓝旗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累迁至内阁学士。十一年(1806),入直上书房,历礼部、吏部、户部侍郎、总管内务府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迭典顺天

  • 内稽部

    契丹早期部落名。唐初内附。据《新唐书》,武德二年(619),唐以其部置辽州,初治燕支城,后徙治营州城。贞观元年(627),唐改辽州为威州,治良乡之石窟堡,隶幽州都督府,领契丹内稽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