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伊兴额

伊兴额

?—1861

清朝将领。蒙古正白旗人。何图哩氏。原名伊清阿,字松坪。以骁骑校从征喀什噶尔(今喀什),选授侍卫。为避清国号,宣宗命改名为伊兴额。道光十九年(1839),升三等侍卫,改隶满洲。咸丰三年(1853),发扬州大营效力,因战功升头等侍卫。六年(1856),随军镇压捻军,败夏白于浍河北岸,解宿州围,以副都统记名,赐花翎。七年,招降王家墟捻军陈保元等5千人。赐号“额图浑巴图鲁”。八年,授正红旗蒙古副都统。破捻军于纪家庄,解蒙城围。继因军败,失丰县,夺职。九年,复职,督办河南军事,破捻军于商水。十年,由僧格林沁举荐,授六品顶戴,寻加三品,督办徐、宿团练事宜。十一年,与捻军战于东平、坟上,后于杨家集中伏兵,战死。谥壮愍。

猜你喜欢

  • 西宁熟番八族

    青海西宁藏族的俗称。即朱户勒汪什科、鲁仓、折科、阿里克、郭密、的扎、隆武、阿楞8族。多居大通河北、共和县、贵德南部、同仁县、循化县境内。兼营农、牧业,生活习惯接近汉族。

  • 塔旺布鲁克札勒

    ?—1931蒙古族,一译塔旺布里特甲拉、塔旺布里甲拉。号乌鲁希叶勒图诺彦。阿拉善旗人。清札萨克亲王多罗特色楞子。1910年袭父爵。辛亥革命后,依附北洋军阀,任北洋政府蒙藏院总裁。1928年4月22日(

  • 嘉陵江志

    书名。回族学者马以愚著。分上下两编,计26章。上编包括源流、辨名、滩险、航运、名胜、文艺共6章,下编分县记述,包括宝鸡、章凤、两当、徽县、略阳、宁强、广元、昭化、剑阁、苍溪、阆中、南部、蓬安、南充、岳

  • 奶酪

    蒙古等民族的传统奶食品之一。蒙古语称“毕喜拉格”。多为牧民自制,其方法是:把鲜奶放在盆、罐等容器里,待发酵后开始出现分离现象,这种沉淀后的凝状物便是奶酪。在冬天,牛奶难于发酵,就放入锅内加温,一边搅拌

  • 论掣逋

    吐蕃官名。参见“论茞”(923页)。

  • 都稽

    汉时南越国郎相。番禺南越人。武帝时,南越王赵建德与丞相吕嘉反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秋,汉伏波、楼船二将军奉命率江淮以南10万师讨之。翌年冬,赵建德与吕嘉战败逃亡入海,他率部降汉,料知吕嘉必走高昌

  • 才旦夏茸

    藏族学者。青海人。初为僧人。解放后在青海民族学院任教,培养了不少藏学人才。精通藏、梵、汉等语言文字,对佛学、语言学、历史学及书法都有造诣,长于年代学,其《夏琼寺志》、《汉藏辞汇》(上下册)及有关藏传佛

  • 五个家

    旧时裕固族部落名。裕固语称巴依赫达,“巴依”,意为“富有”、“富贵”,“赫达”(即敖赫达),意为“部落”; “巴依赫达”,意为“富人的部落”,主要分布在今甘肃省肃南县大河区榆木山附近的金窑寺(古称经窑

  • 叠州

    州名。又作迭州。古为羌地。北魏时为吐谷浑据有。北周建德五年(576),武帝太子宇文赟西征吐谷浑,据有此地,翌年置州。以群山重叠,故名。治所在叠川(今甘肃迭部县境)。辖境相当今白龙江上游地区。隋大业(6

  • 宁原悌

    唐朝少数民族地方官员。岭南道钦州僚人(今壮族先民)。廉州刺史※宁纯从孙。自幼聪敏好学,精通诗文歌赋,武后永昌元年(689)举进士,后入朝策试,得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后加封谏大夫。玄宗朝又兼修国史。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