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五月斗争

五月斗争

延边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1930年5月1日,龙井朝鲜族工人,在延边党组织领导下,首先举行同盟罢工,接着20余所中小学罢课,附近各县农民纷纷响应,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声讨其罪行。举行游行示威、成立反帝同盟及农民自卫队,捣毁当地日本侵略者的机关,袭击军阀政府,毁坏天图铁路桥梁,处死一批日本警察,炸坏龙井发电厂,焚毁地主、高利贷者的契约字据,并没收其粮食、财产分给贫苦农民。5月26日,和龙县药水洞农民共同建立了东北地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因条件不成熟,苏维埃不久即解散。5月30日,群众举行“五卅”暴动,斗争达到高潮,遍及龙井、延吉、头道沟、大拉子、开山屯、蛤蚂塘等县市。日本侵略者和反动军阀相勾结,疯狂镇压革命群众。6月10日,总指挥姜学悌在激战中牺牲,金哲被捕遭杀害。五月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和延边地区的封建势力,不久又爆发了更大规模的※“八一吉敦爆动”。

猜你喜欢

  • 杂空乃

    旧时西藏则拉宗藏传佛教宁玛教派(红教)寺庙。位于今※米林县南部、纳玉河沿岸的山坡上。为藏族著名的香巴噶举僧人汤东杰布(1385—1464)所创建,伊始属噶举派(白教)寺院。相传汤东杰布应珞巴族首领之邀

  • 席力图召

    呼和浩特十五大寺庙之一。亦称舍利(力)图召。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石头巷。明万历间(1573—1620)蒙古土默特部首领僧格始建。该寺第一世活佛希迪图噶卜楚曾将藏文《般若经》译成蒙文,甚受第三世达赖喇

  • 清宗室十等封爵

    清廷封其“显祖宣皇帝”塔克世诸子孙的十等爵级。《清文献通考·封建考一》载:“崇德改元,始定王公等爵,以封显祖子孙。洎乎燕都定鼎,创制显庸,列爵十等。”顺治六年(1649),在前定九爵之下,增列奉恩将军

  • 藕丝淀

    见“广平淀”(131页)。

  • 康古陆

    见“康古六”(2101页)。

  • 马宁

    ?—1680清朝将领。宁夏(今银川市)人。回族。原为明朝参将,驻守陕西。顺治二年(1645)降清,隶汉军正白旗,授副将。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军余部及甘肃回民抗清斗争,为凤翔中协副将,历任四川右路总兵,湖

  • 更沙

    藏语音译,意为“冬房”。四川阿坝藏族牧区冬春季牧民居住的房屋。固定建筑,一般选向阳、背风、暖和、水草丰美的山谷或小盆地建造。木质结构,形似牛毛帐篷,四壁和顶盖为木板,顶上铺泥土,四壁内外用牛粪严敷,地

  • 耆献类征

    即“国朝耆献类征初编”(1431页)。

  • 苏四十三

    1729—1781清代撒拉族、回族联合反清起义领袖。原籍河州(今甘肃临夏),祖辈迁居青海循化(治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平民出身。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从师伊斯兰教新教(哲赫林耶门宦)首领

  • 车帐

    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行居工具。《资治通鉴》注称:“契丹主乘奚车,卓毡帐覆之,寝处其中,谓之车帐。”古代蒙古族亦有之。《黑鞑事略》称,凡“起营,牛马橐驼以挽其车,车上室,可坐可卧,谓之帐舆。”此种毡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