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都统
清代新疆迪化州军事长官。统辖乌鲁木齐、巴里坤、古城、吐鲁番、库尔喀喇乌苏,哈密等处满、汉官兵。乾隆三十八年(1773)由参赞大臣改置。驻巩宁城(乌鲁木齐满城)。下设副都统、办事大臣、帮办大臣、领队大臣、提督等官,分领前述诸地军务。衙署设印房、粮饷、驼马3处。每处各置章京1员、笔帖式1员。别有委笔帖式、书识员数不等。隶伊犁将军节制。同治三年(1864)为回民起义军攻杀。十年(1871)复置。光绪十年(1884,一说1882)裁。
清代新疆迪化州军事长官。统辖乌鲁木齐、巴里坤、古城、吐鲁番、库尔喀喇乌苏,哈密等处满、汉官兵。乾隆三十八年(1773)由参赞大臣改置。驻巩宁城(乌鲁木齐满城)。下设副都统、办事大臣、帮办大臣、领队大臣、提督等官,分领前述诸地军务。衙署设印房、粮饷、驼马3处。每处各置章京1员、笔帖式1员。别有委笔帖式、书识员数不等。隶伊犁将军节制。同治三年(1864)为回民起义军攻杀。十年(1871)复置。光绪十年(1884,一说1882)裁。
古族名。又称无终,误称北戎。燕庄公二十七年(前664),出兵侵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出兵救燕,北伐山戎,至于孤竹(河北卢龙南)而还,得其冬葱、戎菽移植齐国。后西迁至晋北(今太原市东),称无终戎。晋悼公
见“海古拉”(1938页)。
?—1352元朝官员,唐兀人。字时中。元统元年(1333)进士。累官京畿漕运副使,出知安陆府。至正十二年(1352),蕲州曾法兴军犯安陆,募兵数百,帅以拒之。旋被攻破,军民溃乱,乃朝服公堂,喻曾军以逆
即“猛安谋克”(2077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满洲源流考》作乞塔穆河卫。永乐六年(1408)十一月,乞塔河女真首领乍里等来朝,以其居地设此卫,任乍里为指挥佥事,余为千百户,镇抚。旋没入蒙古。八年(1410),成祖朱棣亲
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地区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之一。有着悠久历史。著名的丝绸之路主要是驼运。在蒙古国建立之前,弘吉剌、孛思忽儿、克烈、塔塔儿、汪古等部,即使用之。成吉思汗征服西夏,亦获得了骆驼,以之驼
见“百夷”(747页)。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即今新疆温宿县东北阿瓦特,又名盐山口。乾隆三十四年(1769)起,设台站于此。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领主※召片领的侍从。在代表等级地位的※“田官等级”中属“十田级”,领有薪俸谷子150挑(每挑约合50斤)。
蒙古部名。也称东土默特,以别于※归化城土默特(西土默特)。由两部分组成。成吉思汗功臣济拉玛(者勒蔑)后裔莽古岱,从喀喇沁部徙居土默特。后金天聪三年(1629),其孙善巴率众附清,九年(1635)建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