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坝三族
清代青海藏族部落分支名。为中坝麦马(上隆坝)、中坝班马(中隆坝)、中坝得马(下隆坝)总称。玉树二十五族之三。住牧于鄂穆曲及阿云、当木云上源,东界囊谦、苏鲁克,南界藏边三十九族,北界玉树、格吉。有百户3员,百长1员。属民600余户,皆畜牧帐居。信奉喇嘛教白教派。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今分属治多和玉树两县。
清代青海藏族部落分支名。为中坝麦马(上隆坝)、中坝班马(中隆坝)、中坝得马(下隆坝)总称。玉树二十五族之三。住牧于鄂穆曲及阿云、当木云上源,东界囊谦、苏鲁克,南界藏边三十九族,北界玉树、格吉。有百户3员,百长1员。属民600余户,皆畜牧帐居。信奉喇嘛教白教派。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今分属治多和玉树两县。
意为“货郎”。蒙古族对至牧区贸易的小本商人的称呼。每年春至秋季,内地小本商人以牛车或骆驼运载牧区所需日用品至草原出售,同时收购畜产品和牲畜,成交后移向别处,生意好时停留时间略长,一般获利在一倍和两倍以
即“遗山集”(2232页)。
宋时统领邕州羁縻州县峒的官府名。亦称帅府。由唐※邕州都督府改称。先驻桂州(今桂林),由知桂州兼任,后驻邕州(今南宁),由知邕州兼任。下设提举、寨官,分别监控诸土官,镇压诸土民。
地名。又名宾巴,即达隆宗。在硕板多之南200余里,辖地自拉子起至鲁工拉大山根拉哩止。原属西藏所辖,委第巴2名管理。康熙五十八年(1719)清军进藏,其地喇嘛、第巴等人归附,承办粮差。清留驻官兵镇摄,并
①都名。汉元鼎六年(前111)平南越后置。治所在今海南岛儋县西北,领至来、九龙二县,辖境为今海南岛西部地区。始元五年(前82)并入朱崖郡。隋大业三年(607),一说大业六年(610),析朱崖郡地复置,
突厥文碑铭。1900年在今蒙古国北部苏吉大坂附近发现。共11行。为回鹘汗国灭亡(840)后不久建立。碑主自称黠戛斯人之子,官号为裴罗·骨咄禄·牙尔干。现有耿世民和李经伟两种汉文译本。
?—63东汉时南匈奴单于。挛鞮氏(亦作虚连题氏)。名苏。※丘浮尤鞮单于子。东汉明帝永平六年(公元63年),䤈僮尸逐侯鞮单于死,嗣立,数月后,卒。
?—1755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姓博尔济吉特。西藏※拉藏汗长子噶尔丹丹衷之子,阿睦尔撒纳胞兄。自幼滞居准噶尔,驻牧塔尔巴哈台一带。乾隆十五年(1750),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被杀,偕阿睦尔撒纳、达瓦
?—272晋代匈奴首领。因先祖为汉室外甥,故以刘为姓。南单于苗裔,右贤王※去卑之后。居并州(治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嗣为北部帅(又作中部帅、右贤王、单于)。武帝泰始七年(271)正月,举众反晋,遁出塞,
见“奥德玛发”(22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