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中俄蒙协约

中俄蒙协约

中国、沙俄和外蒙古关于外蒙古现状和主权归属的协约。1911年,沙俄策动外蒙古封建主宣布“独立”后,中俄围绕外蒙古主权问题屡有争执。沙俄企图以允许外蒙古改“独立”为“自治”换取袁世凯政府对外蒙古现状的承认,几经谈判,未达成协议。1913年,反袁世凯帝制的革命爆发,为换取沙俄的支持,袁世凯答应沙俄的要求,双方重开谈判。11月,签署俄方提出的《中俄申明文件》,复以此文件为基础,自1914年9月起,经过9个月的谈判,终有中方代表都统毕桂芳、俄方代表驻蒙古总领事亚历山大·密勒尔、蒙古代表贝子希尔宁达木,于1915年6月在恰克图签订此约。共22条。重申※《中俄声明文件》中确认的各项原则,即:中国对外蒙古享有宗主权;承认外蒙古“自治”;不干涉外蒙古“内政”,不在外蒙古驻军、移民、派置文武官员;承认《俄蒙协约》及俄方的各种特权;俄国承认外蒙古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外蒙古正式改称为“自治”,有权与其他国家订立条约和协定。此协约仅在名义上承认中国对外蒙古享有宗主权,实际上并未改变沙俄制造的外蒙古“独立”现状。

猜你喜欢

  • 依玛坎

    赫哲语音译,意为“故事”。赫哲族民间口头相传的一种古老说唱文学。最为群众喜闻乐听,类似汉族北方的“大鼓”,南方的“苏滩”。用词合辙押韵,如同诗歌。长的可说唱多日,短的也能说唱数天。内容大多是歌颂英雄复

  • 中会川

    见“广平淀”(131页)。

  • 白石墩墓群

    古墓葬。位于今新疆伊宁县东南约52公里处,海拔784米。北倚天山阿吾拉勒山,南临伊犁河。墓地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宽3.5公里。估计有墓250座,其中多数为土墩墓,少数封堆周围有石圈,个别封圈有石堆。大

  • 孝基

    北魏北海王元颢年号。528—529年,凡2年。一说529年4月建号孝基,5月改元建武。

  • 福圣宝钱

    西夏钱币名。铸于夏毅宗福圣承道年间(1053—1056)。铜质,小平钱,穿上穿右“圣福”2字,为年号福圣承道圣字升书;穿下穿左为宝钱2字。

  • 田世爵

    1474—1556明代湖广容美土官。字廷器,号龙溪,乳名七哥俾。土家族。容美(今湖北鹤峰县)宣抚使田秀第七子。正德二年(1507),袭容美宣抚使。与土官向元楫累世相仇。以元楫年幼,佯为和好,以女嫁之,

  • 可坦买里城

    古城遗址。位于今新疆伊宁县阿热吾斯塘乡布拉克把什村北约600米处。北倚科古尔琴山,南滨伊犁河。海拔690米。城呈方形,边长200米,城垣尚存,以土夯成,宽约10米,残高约1—2米不等。城外有护壕,宽1

  • 喔扒时

    傈僳语音译,意为“熊氏族”。旧时云南怒江地区傈僳族氏族图腾名称之一。即以熊为氏族图腾,将熊作为崇拜对象,忌猎熊。传说远古时有一姑娘上山打柴,遇一大公熊。被吓昏倒于地,待她苏醒后,公熊已变成一英俊青年,

  • 苦他巴

    即“古塔巴”(441页)。

  • 质睦

    见“耶律只没”(13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