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东部裕固语

东部裕固语

我国部分裕固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布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东南部地区,使用人数约有4千。内部比较一致。东部裕固语与在地区上邻近的土族语、东乡语、保安语的共同性多一些,尤其在语音方面。例如重音和复辅音的位置、第一音节元音的失落、词末元音和词首辅音h的保留等。东部裕固语同时又兼有与现代蒙古语相同或相近的一些特点,例如与蒙古语的一些方言土语一样,有圆唇前元音y和φ,元音和谐包括词干与附加成分之间的和谐,比起上述3个语言与蒙古语相同的词汇更多一些,有以—qta为标志的被动态,以—taq为标志的形动词,—为标志的副动词。因此,东部裕固语在土、东、保3种语言与蒙古语之间,处于适中地位。东部裕固语元音除央元音ə外都有长短的对立。复元音较多,其中后响复元音ia和io也出现于固有词中,例如thiaq“拐棍”、sio“虎牙”。有边擦音,还有一个其它蒙古语族语言没有的语音“n”,它是n的清化音。由于元音和谐的存在,某些附加成分具有e、φ、a、o (包括它们的长元音)对立的4种语音形式,但其中含e的形式往往被含φ的形式所代替。名词的领宾格附加成分形式不是单一的,有—ə、—in—n3种,它们与蒙古书面语领格和宾格两个格的附加成分有对应关系,但在东部裕固语里表示同一领宾格范畴,分别出现于结尾音不同的词干后。动词形式中较多地保留着古老的成分,如有允许式—kani,希望式—sa (—se/—so),现在将来时—namna (—nemne/—nomno)等。陈述句有主观陈述和客观陈述两种对立语气形式。东部裕固语吸收了不少外来语词,其中有汉语借词、突厥语借词、藏语借词等,但借词数量较大的还是汉语借词。

猜你喜欢

  • 中俄尼布楚条约

    中俄签订的第一个界约。即《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亦称《黑龙江界约》,习称《尼布楚条约》。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清政府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与沙俄首席全权大使戈洛文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

  • 道士功德司

    西夏官署名。管理道教事务。属次等司。天盛年间(1149—1169)设1正使、1副使、1判、2承旨、2都案、2案头。

  • 北儋耳

    见“儋耳国”(2516页)。

  • 萧迭里得

    ?—1063辽将领。字胡覩堇。契丹族。国舅少父房之后,驸马萧双古子。史载其幼警敏不羁,好射猎。圣宗太平年间,以外戚补祗候郎君,历延昌宫使、殿前副点检。兴宗时,重熙十三年(1044),奉命攻西夏,率偏师

  • 图们汗法典

    明代蒙古法规。亦称图们汗大法。由东蒙古察哈尔部大汗※图们(土蛮)主持制订。据※《古代蒙古汗统大黄史》、※《蒙古源流》等记载,万历四年(1576),图们汗召集东蒙古诸万户,制订此大法,颁行于全蒙古,并指

  • 答刺麻八剌

    1264—1292元朝宗王。蒙古孛儿只斤氏。世祖※忽必烈孙,太子※真金次子。父卒,以皇孙,深受世祖钟爱。至元二十八年(1291),出镇怀州。至赵州,惩从卒之扰民者以戒众。未至镇,以疾召还。次年,卒于大

  • 波提亚

    清末西双版纳傣族农民反土司斗争的领袖。勐海(今云南勐海)曼兴寨人。傣族。宣统元年(1909)四月,傣族人民欢庆傣历新年,勐海曼两、曼兴两寨因互换耕牛宰杀中发生争议,西双版纳土司刀柱国趁机敲诈双方白银各

  • 彰德皇后

    见“萧温”(1991页)。

  • 泰和

    金章宗宪天光运仁文义武神圣英孝皇帝完颜璟年号。1201—1208,凡8年。

  • 狗上行走

    清皇室遣旗员于狗房理事者。清代禁中设鹰狗处,下设养狗房。以侍卫(三至六品官)任其统领及正副头领,管理豢养、驯服猎犬诸事务,是为“狗上行走”。※闲散官员暂时委用其间,以督率养狗拜唐阿(执事人)供役者,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