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节
布依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布依族地区。主要内容是祭祀祖先。多数地区从夏历七月七日迎接祖先的灵魂回家,之后每天早晚祭祀;至七月十四日,杀鸡、宰鸭、备肉,举行“烧包”仪式,将白纸剪成的纸钱、纸银、纸牛、纸马、纸船,用纸包好,外写先世名,焚烧,以示敬献给祖先。紫云、贞丰等地加祭山神;贞丰县还于是日上山采摘各种鲜果祭祀,故又称“鲜果节”;望谟县布依族则做“搭联粑”(用芭蕉叶包成的两个相联的糯米粑)祭祀。多数地区均于是日举行唱戏、跳铜鼓舞、丢糠包等文娱活动。
布依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布依族地区。主要内容是祭祀祖先。多数地区从夏历七月七日迎接祖先的灵魂回家,之后每天早晚祭祀;至七月十四日,杀鸡、宰鸭、备肉,举行“烧包”仪式,将白纸剪成的纸钱、纸银、纸牛、纸马、纸船,用纸包好,外写先世名,焚烧,以示敬献给祖先。紫云、贞丰等地加祭山神;贞丰县还于是日上山采摘各种鲜果祭祀,故又称“鲜果节”;望谟县布依族则做“搭联粑”(用芭蕉叶包成的两个相联的糯米粑)祭祀。多数地区均于是日举行唱戏、跳铜鼓舞、丢糠包等文娱活动。
?—1891清朝大臣。字桂亭。满洲镶白旗人。葛济勒氏。世居吉林。初从征捻军,累功至协领。河内之役,以少胜多,功尤最,晋副都统。光绪四年(1878),授西宁办事大臣。六年,调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以沙俄军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年间设。《满洲源流考》作布尔哈卫,并说清代有布尔哈渡在兴京(今辽宁省新宾县西30里老城)西120里。
参见“布摩”(463页)。
县名。位于青海东部湟水中游,三面环绕西宁市,与平安、化隆、贵德、湟源、海晏、大通等县接界。明、清时属西宁卫、西宁府,民国时成立湟中县。历史悠久,有著名之“卡约文化”遗址及其他文物,古为羌人游牧地。汉骠
1634—1680清朝将领。满洲镶白旗人。兆佳氏。武达禅之子。顺治七年(1650),晋三等轻车都尉。十五年(1658),随征南将军卓卜特至贵州征明桂王朱由榔。十六年,进师盘江,败李定国军,定云南。康熙
官名。元代置,为宣抚使属员。参见“宣抚使”(1746页)。
1607—1677明末清初青海隆务寺高僧。藏族。四、五岁时跟兄长曲哇仁波且学习诵读经文,7岁授居士戒,10岁出家为僧,取名噶登措尼。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师徒同赴西藏,在噶丹寺朝拜达龙扎巴,受沙
见“诺雷部”(1953页)。
拉祜族神话传说中的创世祖先,见“扎底”(190页)。
吐蕃王朝古地名。据《德乌佛教史》载,始于赞普仲年岱如时。指雅鲁藏布江南洛卡以北地区,与北部之工布地区隔江相望。赞普仲年岱如曾娶达波女琛氏为妃。该地有食蛙之俗,故又称“达波食蛙之地”,隶属于约如辖区,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