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黄老学派

黄老学派

原为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的一派。因尊传说中的黄帝和道家的老子为学说创始人,故名。其学说以老子“”为基础,吸收刑名法术之学,而接近法家。详见“黄老之术”。

猜你喜欢

  • 骊戎

    亦作离戎。古族名。戎人的一支。分布于今陕西骊山一带。一说在析城、王屋两山间及沁水中、下游,即丽土之戎。晋献公五年(前672)晋伐骊戎,得骊姬。后为晋国所并。

  • 陵署

    官署名。北齐太常寺始置,有令、丞,掌管理守卫山陵等事。隋沿置,令一员、丞一员。唐或隶太常,或隶宗正寺,天宝十三载(754)改献、昭、乾、定、桥五陵署为五陵台,余如故。大历二年(767)隶宗正寺不改,各

  • 李方子

    南宋邵武(今属福建)人,字公晦,号果斋。嘉定进士。历泉州观察推官、国子录等职。受学于朱熹。在泉州时,真德秀以师友礼之,辩论经训至夜分不倦。后被劾归田里,讲论学问,学者毕集。生平恪守朱熹学说,终身习究,

  • 瑜伽宗

    亦称大乘有宗。与中观宗并称为大乘佛教的两大派别。为公元四、五世纪时,古印度无著、世亲两兄弟所创。因无著著《瑜伽师地论》等,故以经名宗。世亲初习小乘萨婆多(说一切有)部教义,后遍学大乘教义,著有《唯识三

  • 右监门府将军

    官名。隋置,一员,从三品,为右监门府长官。掌宫殿门禁及守卫事。大业三年(607)改名为右监门府郎将,正四品。唐武德五年(622)复旧称。

  • 西藏佛教史

    书名。李翌灼撰。原名《西藏佛教略史》。分三编九章,另有“绪言”和“赘言”。主要论述佛教传入西藏及其发展过程,兼及藏传佛教的寺院、经典、仪礼和教育等。为内地较早介绍藏传佛教的著述之一。有中华书局本等。

  • 私罪

    罪名之一。唐宋法律规定,非关公务,别因私情而犯罪,称“私罪”。虽因公务而意涉阿曲,亦判为私罪。犯私罪所受处罚比*公罪重。

  • 募乃厂

    地名。又名勐乃,今名竹塘。在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西北。为明云南西南边境孟连土司辖境内银矿场。

  • 曳白

    -科举考试用语。(1)指考生在考试时交白卷。《新唐书·苗晋卿传》:“(张)奭持纸终日,笔不下,人谓之曳白。”(2)试卷违式例之一。清制,考生所答试卷及誊录官誊录试卷,均有一定格式,必须严格遵守。如按页

  • 广东水陆师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十三年(1887)六月,两广总督张之洞在黄埔博学馆旧址开办。水、陆师各招收七十名学生入学肄业:由旧博学馆学生中挑选三十名称内学生;从军营中挑选二十名为营学生;考收二十名十六岁至三十岁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