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高平县

高平县

①西汉置。治今宁夏固原县。为安定郡治。东汉属安定郡。三国魏废。十六国前赵复置,为朔州治。北魏太延二年(436)改置高平镇,正光五年(524)复置县,为原州、高平郡治。西魏末改为平高县。其城险固,汉时号称“第一城”,东汉初隗嚣将高峻拥兵据城,汉将耿弇等围攻一年不克,即此。②东汉章帝改橐县置。因高平山为名。治今山东邹城市西南。《晋书·荀晞传》:永嘉五年(311),青州刺史荀晞为曹嶷所败,“晞单骑奔高平”,即此。东汉及三国魏属山阳郡,晋属高平国,南朝宋及北魏、东魏为高平郡治。北齐废。③三国吴置。因南临高平水,故名。治今湖南新化县西南。属昭(晋改“”)陵郡,西晋太康元年(280)改为南高平县,寻复故。南朝梁以后废入邵阳县。

猜你喜欢

  • 市牙

    唐时泛指市主人或牙人。参见“居停主人”和“牙人”。

  • 西京路提刑司

    官署名。金代九路提刑司之一。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六月,置于西京大同府。掌本路纠察黜陟、劝农采访、管领屯田及镇防诸军。设使领司事,正三品。下设副使、判官、知事等属。

  • ①或避汉讳作“开”。夏王。禹之子。相传禹曾定皋陶为继位人,皋陶先死,禹又定伯益。禹死,益避让启“诸侯皆去益而朝启”(《史记·夏本纪》),他因继位为王。一说他和益争位杀益为王(《晋书·束皙传》引《竹书纪

  • 左三部检法司

    官署名。金代置,属尚书省。掌吏、户、礼三部法律事宜。设司正二员,主管披详法状,秩正八品;检法二十二员,掌检断各司取法文字,秩从八品。

  • 小畿部下大夫

    官名。亦称畿伯下大夫。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民部次官,佐畿伯中大夫掌本方事务。正四命。隋开皇元年(581)罢。

  • 内升

    官制用语。指外官升用京官。《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并诏(徐)度、(吕)广问:‘俟任满日,与在内升等差遣。’”清制,外官内升,初定司、道每年以三人为限,后又变更。又,清代京官翰詹科道等升转

  • 飙武将军

    将军名号。南朝梁置。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二班,普通六年(525)罢。

  • 南必

    元世祖皇后。弘吉剌氏。至元二十年(1283)进为皇后,继察必皇后守大斡耳朵(宫帐)。世祖年高患风疾,相臣常不能见,故得预朝政。生子铁蔑赤。

  • 制勘案

    官署名。宋元丰改制后刑部置,掌根究推勘诸路公事。

  • 申培

    即“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