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都尉司

都尉司

官署名。(1)亦简称都尉。金末置,直属枢密院,设于正大年间,原为总领司,后更名。长官为都尉,秩正四品,以曾秉帅权者充任,不受地方帅府行院统辖。天兴元年(1232)设都尉司多达十四个(一说十三个)。每司军兵不下万人,由各路精选。(2)明初改拱卫指挥使司而置,为正三品衙门。掌领校尉之事。洪武三年(1370)改为亲军都尉府。

猜你喜欢

  • 翊师将军

    官名。将军名号。南朝梁置,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七班,与镇兵、宣惠、宣毅将军代旧四中郎将。陈沿置,拟四品,比秩中二千石。梁陈时如为翊师大将军,则进一阶。隋初列为散号将军,正六品上,大

  • 五户丝

    见“丝料”。

  • 开国侯

    爵名。初指侯爵中开国置官食封者,后仅为爵位名。食邑为郡或县,故爵前常冠以所封郡县名。晋代始置,分开国郡侯、开国县侯二级,位在开国公下,二品;南朝沿置,梁开国诸侯位视孤卿、重号将军、光禄大夫,班次之;陈

  • 学官令

    官名。西晋王国置。东晋、南朝沿置。梁依王国等级不同,位自流外五班至流外一班不等。北魏、北齐俱置,从九品上。

  • 出蜡局提举司

    官署名。元延祐三年(1316)由出蜡局改置。秩从五品。隶工部诸色人匠总管府,掌出蜡铸造工匠。置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

  • 司仓参军事

    官名。又称司仓参军。隋开皇三年(583),诸卫、太子诸率、诸王府、诸州改仓曹参军事而置。大业三年(607)均改为司仓书佐。唐武德中,诸府、州改司仓书佐为司仓参军事。三都、六府各置一至二人,正七品下;诸

  • 张弘策

    456—502南朝梁人,祖籍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西南)人,字真简。起家齐邵陵王国常侍。萧衍为雍州刺史,从衍西行,任州录事参军,带襄阳令。衍将起兵反齐,与中兵参军吕僧珍被召入宅定议。萧衍率军入郢城(今湖

  • 右藏丞

    官名。北齐置,为太府寺右藏署次官,佐长官右藏令掌署事。隋沿置,设四员,正九品。唐置三员,升正九品上。北宋初存其名而罕除授。金改右藏库副使,隶太府监。

  • 宁番卫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置苏州卫,二十六年改为宁番卫。治今四川冕宁县。属四川都司。二十七年改属四川行都司。辖境相当今冕宁、喜德二县地。清雍正六年(1728)改为冕宁县。

  • 支司

    唐时渤海国政堂省左、右司中的次等司。左六司中为爵、仓、膳部,右六司中为戎、计、水部。不置卿,只有郎中、员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