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郡王

郡王

爵名。西晋以来,封王以郡为国。南朝梁始有郡王之称,所封诸王子均称郡王。始封郡王为正王,被封者唯皇帝之弟或子。嗣位为郡王者,则称嗣王。隋沿置。位在王下,从一品。唐定以封皇太子之子及异姓功臣,为九等爵第二等。从一品。唐五代后,分封甚滥。宋代定为十二等爵第三等,位在嗣王下,国公上。辽亦置,有中山郡王、广平郡王等名目,均以封皇室子侄。金置,正一品,食邑五千户,实封五百户。并封广平郡王。末年为防御蒙古,曾封地方武装首领十人为郡王,合称十郡王。元沿置,改从一品。明代为宗室封号,以封亲王嫡长子以外诸子。低于亲王一等。其府置官教授、舆膳各一人。清沿置,以封宗室,又称多罗郡王,位在亲王下,贝勒上。并封予蒙古贵族。

猜你喜欢

  • 盐泽

    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一名蒲昌海(《汉书·西域传》)、泑泽、牢兰海(《水经注》)、辅日海、临海(《括地志》)、罗不(《元史》)、Lop(《马可波罗游记》,古藏文作Nob。即今新疆罗布泊。

  • 北寺狱

    东汉监狱名,属黄门署。职掌监禁、审讯将相大臣,亦称黄门北寺狱。

  • 霍渠

    水渠名。在唐河东道晋州赵城(今山西洪洞北)东南四十里。贞元中,引霍山水修北霍渠、南霍渠。北渠分三道,溉赵城境内之田,南渠分五道,兼溉洪洞境内之田,凡九百余顷,下流注入汾水。

  • 紫宸

    紫宸殿学士之简称。

  • 安左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为八安将军之一。只授予在京师任职的官员。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一班,为重号将军;大通三年(529)改定官制后,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一班。陈沿置,拟三品,比秩中二千

  • 系(繫)辞

    《易传》篇名。 亦称系辞传。“十翼”的两篇。内容为对《易经》的通论,其辞系于《易经》之下,故名。分上下两篇,主要论述《易经》之义蕴与功用,兼及《周易》筮法、八卦起源等,并选释《易经》爻辞十九条。以阴阳

  • 郑性之

    1172—1255南宋福州(今属福建)人,初名自诚,字信之,一字行之,号毅斋。嘉定元年(1208)进士第一。历知赣州、隆兴、建宁府。端平元年(1234)召为吏部侍郎,奏请戒谗谄,肃朝纲。迁左谏议大夫,

  • 朱见泽

    1455—1505明宗室。英宗第六子。天顺元年(1457)封崇王,成化十年(1474)就藩汝宁(今河南汝南)。弘治时,周太后年老欲召其至京,群臣交章建言,以为不可,遂止。卒谥简。

  • 傅岩(巖)

    亦作傅险。在今山西平陆县。相传商傅说为奴隶时版筑之处。《书·说命》:“说筑傅岩之野”;《史记·殷本纪》:武丁“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皆即此。

  • 格后(後)敕

    唐律令文书。对《格》颁布后出现的有关法律诏敕,整理参阅编定,故称,即格后的补充条文。如神龙元年(705),唐休璟等曾删定《垂拱格》,颁行《格后敕》。